马雅可夫斯基,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作品分析
【介绍】:
俄苏立体未来主义*的代表作家,杰出的苏联诗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生于格鲁吉亚库塔伊西省的巴格达吉村。父亲是巴格达吉村的林务官。1902-1906年,诗人在库塔伊西中学学习。1906年因父亲病故,举家迁往莫斯科,他便在莫斯科第五中学读书。190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这期间,曾三次被捕。1911年入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学习期间,与俄国立体未来主义诗人戴维·布尔柳克*相识,参加未来派文学活动,并开始发表诗作。1914年2月21日因参加未来派公开的演说活动被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开除。这一年,他认识了高尔基,受到高尔基的赏识和影响。1915-1917年他在军队服役,曾参加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后在“罗斯塔”(即俄罗斯通讯社——现“塔斯社”的前身)艺术部工作,与画家切列姆内赫共同主持“罗斯塔之窗”(又称“罗斯塔讽刺之窗”,是一种诗画并茂的政治宣传快报)。1922-1929年曾九次出国访问。不久,即因个别保安人员的非法监控,文艺界的派别斗争,疾病与失恋,于1930年4月14日自杀。死时年仅37岁。
马雅可夫斯基的文学活动是1911年与布尔柳克等相识后开始的。1912年12月,诗人与布尔柳克*、卡缅斯基*、赫列勃尼科夫*、克鲁普聂赫*等发表合著诗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他的最初的两首诗夜与晨便发表在这本诗集中。在这本诗集中,还发表了他们联合署名的俄国立体未来派*宣言,宣告了俄国立体未来派(时称“吉列亚派”)的诞生。诗人的另一首早期未来主义*的代表作从一条街到另一条街发表于翌年二月出版的第二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中。1915年马雅可夫斯基发表俄国未来主义*的代表作长诗穿裤子的云,对资产阶级的爱情、艺术、制度、宗教表示了愤怒和抗议,预言革命的必然到来。十月革命,使诗人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他把自己的创作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力求反映新的现实。但他创作中有公式化和概念化倾向,有的作品仍表现了虚无主义和自命不凡等缺点。1923年诗人组织了艺术团体“左翼艺术阵线”(简称“列夫”),他是“列夫”和列夫杂志的负责人。1925年“列夫”解散,这标志了俄国未来主义的结束。1924-1930年是诗人创作的成熟期。长诗列宁(1924)、好!(1927)、放开喉咙歌唱(一译放开嗓子唱,1930)等都是无产阶级文学的优秀作品。这些诗作为苏联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稳固的基础。这一时期,他还是新成立的“革命艺术阵线”的领导人,并负责新列夫的编辑工作。1930年诗人加入“拉普”(即“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
从渊源关系上说,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否定文化艺术的传统。马雅可夫斯基发表在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的宣言中就声称要“把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人,从现代生活的轮船上抛出去”;他们都崇尚运动、速度与力量之美,马雅可夫斯基就主张“以现代性、速度、力量和直接的口语表达方式的名义进行一次艺术革命”,他早期的抒情诗从一条街到另一条街*,就表现了现代生活第一批立方体——汽车与卡车的奔驰之力;他们都表现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工业文明与物质文明,马雅可夫斯基的夜晨就是这种文明的新美而幻奇的彩画;他们都摒弃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主张用幻象、潜意识、直觉、机器零件及其色彩、音响的超现实律动代替对现实生活的如实描写,对情感世界的如实披露,马雅可夫斯基就认为,幻象是艺术作品的基本形象,是作家“对社会订货的第一个还有点模糊的回答”(怎样做诗?);他们都蔑视现存的语言规范,马雅可夫斯基在未来派宣言中就表示:“1.运用随意的派生词汇(词汇革新)以扩大语汇的容量。2.对先于它们而存在的文字给以不可扼制的憎恶。”在马雅可夫斯基早期未来主义诗作中,杜撰新词,任意地颠倒与拆开一个词中的几个词素,音响入诗(穿裤子的云*),乐谱入诗(战争与世界)等语言现象屡见不鲜。然而,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又有很不同的地方。这是马雅可夫斯基对未来主义艺术的重要革新。马雅可夫斯基在自觉意识上,竭力要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划清界限。他声称“俄国的未来主义者终于和马里内蒂*的诗歌帝国主义宣战了”。“思想上我们和意大利未来主义没有丝毫共同之点。共同的地方只是在材料形式的加工。”而且在艺术实践上也真的显示了不同。他的诗在内容上多批判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在意境上多是幻美、新奇的;在句式上多追求“电报句法”,在形体上多是立体阶梯式的(这实际也是一种图画诗),这些都是马雅可夫斯基对未来主义艺术革新的重要贡献。他的未来主义的诗是未来主义艺术的珍品。
马雅可夫斯基从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走向共产主义,从未来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生活与艺术的伟大实践开辟了俄苏文学史诗歌的新纪元。
-
作者: 王予民
-
【原题】:南轩小桃盛开皆言群花未发而此独先之偶成短篇呈诸君
-
席豫江行纪事二首其一飘飘任舟楫,回合傍江津。后浦情犹在,前山赏更新。树深烟漠漠,滩浅石磷磷。川路南行远,淹留惜此辰。其二江汛春风势
-
此词的创作年代不详,但从词的情调来看,很可能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退居金陵后的晚年作品,因为它没有《桂枝香》的豪雄慷慨,也没有《浪淘沙令》的踌躇满志。全词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情真心切、恻恻动人、空灵婉曲地反映了作者积极的人生中的另一面,抒发
-
此诗前两联写塞北阴冷萧瑟之景,“黄沙碛里本无春”,“总有春来何处知?”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那是非常荒凉凄惨的。颔联和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正好相反,倒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
-
皇帝的“咖啡”说请谁喝咖啡,一直没有请。多少年前就购买过一本关于咖啡的故事书,一直没有看。有人送了咖啡壶,一直没有用。存放的咖啡,
-
这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丈夫戍守南疆,妻子独处空闺,想象着凭借雁足给丈夫传递一封深情的书信;可是,春宵深寂,大雁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断鸿过尽,传书无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绪。诗一开头,就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来表达思妇想念征夫的心情,十分贴
-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
-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余亦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