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爱尔兰诗歌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爱尔兰诗歌

爱尔兰诗歌

一、早期诗歌

早期爱尔兰诗歌主要是抒情诗作,产生于公元6世纪。据说阿梅尔金(基督教传入之前入侵爱尔兰的“米勒西乌斯诸子”之一)所作的两三篇短诗,是最早的抒情诗作。早期的爱尔兰诗歌中也出现了类似史诗的一些历险故事诗,如斯内特古斯和麦克·里亚格拉航海记(约公元10世纪)之类的僧侣朝圣故事,一些在传奇故事中插写的、用以引述英雄事迹的诗作。但相比之下,诗学家主要关注的爱尔兰早期诗歌类型是抒情诗。

爱尔兰最早的抒情诗作主要产生于该岛国的南部,其内容多属记述家史。这类诗作在语言上讲究修辞,在诗行形式上重音配置规范,但音节数目不定,在音律上多用连续头韵。与此相比,产生于爱尔兰北部的诗歌,在形式上更显规整,亦较少用头韵,如布兰航海记等。

公元8世纪,上述早期诗歌被一种新的形式所取代。这是一种由一定音节数目的短诗行构成的四行体,结构复杂,诗节完整。其韵式为辅音韵,并采用一套特定的韵律,例如以11为结尾的词只能与以m、nn、ng及rr结尾的词押韵。这一时期的爱尔兰诗歌明显地受到拉丁文学的影响,许多是无名氏僧侣之作。公元9世纪,爱尔兰诗歌史上出现了第一位知名诗人——弗兰德·麦克·洛奈恩。

爱尔兰早期抒情诗歌的成就主要反映在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和挽歌,情诗很少。大量的颂歌和历史诗亦平淡乏味。在7世纪与17世纪之间,还出现了许多宗教诗作,但皆鲜有诗歌艺术价值。其中较著名的诗人有唐查德·莫尔·奥·达莱。

早期的爱尔兰诗坛主要有两类诗人:一类是属于上流社会的高雅诗人;另一类是地位低微的吟游诗人。高雅诗人通晓法律、历史和诗学,其诗作常带尖锐的讽刺,具有迷人的效果,因而名噪诗坛。但在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之后,高雅诗人终于失去其地位。盎格鲁—诺曼人入侵之后,吟游诗人便纷纷出现了,其中不乏富豪人家的侍从。他们写了大量枯燥无味的颂歌。

在盎格鲁—诺曼贵族统治时期,法国抒情诗歌的矫饰风格融入了爱尔兰抒情诗中。体现这种影响的现存作品主要写于16世纪和17世纪。但早在14世纪,从德斯蒙德侯爵等诗人的作品中,就可看出这种法国诗风的影响。在爱尔兰近代史的前数百年间,也出现了一些继承早期无名氏宗教诗歌传统的世俗抒情诗作。这些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和反讽格调的抒情诗歌,为爱尔兰诗歌增添了特色。

17世纪,随着盎格鲁—诺曼贵族的统治在爱尔兰的消亡,继承高雅诗人传统、对新诗人进行严格音律训练的“诗歌学校”便被解散,原先由高雅诗人制订的严格的诗歌格律也开始放松了。于是出现了一种以元音押韵、以重音控制节奏的新长行诗体,但其结构依然十分复杂。

中世纪以后的爱尔兰诗歌,包括许多“幻觉诗”,多数缺乏魅力。17世纪的爱尔兰诗歌,如诗人争吟等,皆是枯燥无味之作。其中有许多民谣取材于英雄芬恩的故事,还有一些表现爱国主义的诗作,但都鲜有诗歌艺术价值。18世纪,在布莱恩·梅里曼的作品问世之前,只有迈克尔·科明的年轻土地上的莪相堪称佳作。

二、后期诗歌

1780年布莱恩·梅里曼的作品问世之后,专业诗人用爱尔兰语创作的时代便告结束。此后一个多世纪,爱尔兰语诗歌无非是一些乡间诗人的粗劣之作,包括讽刺诗、爱国诗和宗教诗。这些以爱尔兰语诗歌形式为基础的诗作,也逐渐采用了英语街头诗歌的技法。从哥尔德斯密斯(1730—1774)起,爱尔兰诗人便主要用英语进行创作了。哥尔德斯密斯是爱尔兰诗歌史上第一位著名英语诗人,其诗作有荒村(1770)等。实际上,在哥尔德斯密斯之前的一百年间,英语诗歌的创作就已经在爱尔兰出现了。例如,被英国学者塞缪尔·约翰逊称为“英国诗歌先驱之一”的约翰·邓恩(1615—1669),在1643年发表了库柏的小山;托马斯·达费特、英国诗人德莱顿的合作者纳厄姆·泰特(1652—1715)以及玛丽·蒙克夫人(1677—1715)等都曾发表过英语诗作。

应当指出,在18世纪和19世纪创作的一些爱尔兰英译民歌和英语诗歌,也反映出爱尔兰语诗歌的一些明显特征。例如杰里迈亚·约瑟夫·卡拉南的爱尔兰诗歌英译本勒恩湖的强盗(1798)以及托马斯·莫尔(1780—1852)的诗作爱尔兰乐曲(1820)等。卡拉南的英译诗重现了爱尔兰语诗歌无重读节奏和押辅音韵的特点。莫尔的英语诗作也具有无重读节奏以及古爱尔兰音乐格式的特征。

与莫尔同时代的詹姆斯·曼根(1803—1849)是这一时期另一位重要的爱尔兰诗人。他对当时正在英国兴起的浪漫主义诗歌做出过显著的贡献。其诗作所采用的反复变化的迭句对美国诗人爱伦·坡亦产生过影响。他的作品主要是一些爱尔兰传统诗歌的英译,如哀蒂尔—欧文和蒂尔—康奈尔王子黑色的罗萨林和以奥·赫西的马奎尔颂为基础而创作的诗歌。

塞缪尔·弗格森(1810—1886)是第一位采用爱尔兰历史传说创作英语诗的重要诗人。其诗作有西盖尔人之歌(1864)、康戈尔(1872)以及诗集(1880)。另一位以爱尔兰历史传说为题材创作英语诗歌的诗人是奥布里·德·维尔(1814—1902)。其代表作是梅夫女王的掠夺。

1842年青年爱尔兰组织创办了民族杂志,开始刊登大量爱国诗歌,但这些诗作的艺术成就不高。1846年,一场可怕的饥荒蔓延爱尔兰大地。1848年爆发了威廉·斯密斯·奥布莱恩领导的武装起义。一批富有才华的作家、诗人流亡到了国外。1867年又爆发了芬恩起义。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是爱尔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其诗作莪相漫游记(1889)揭开了“爱尔兰文艺复兴”的帷幕。叶芝毕生以其诗作和论著,引导爱尔兰诗人摆脱了以前诗歌创作中雕文琢字而内容肤浅的倾向。其诗作体现了一种个人的热情,一种完美的风格,一种真实的生活语言。前辈诗人偏重词语雕琢,视民族主义宣传创作为天职。叶芝却反对这种清规戒律,他呼吁:

爱尔兰诗人,学好你的技能,

歌唱一切制作完美的东西,

嘲笑现在兴起的

那种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

叶芝的主张对于爱尔兰诗歌的发展具有一种永恒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 俞安期《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升真洞》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升真洞刘仙巖(1),仙人刘仲远所居。抵山之半,入户旋返而上登者,爲升真洞,仲远鍊真沖举(2),咸在兹焉。左

  • 课外古诗词10首及赏析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课外古诗词10首及赏析,内容包括十首高中课外古诗词及鉴赏,10首课外古诗和赏析,课外十首古诗以及赏析。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鉴赏: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

  • 韦应物《相和歌辞·相逢行》全诗赏析

    二十登汉朝,英声迈今古。适从东方来,又欲谒明主。犹酣新丰酒,尚带灞陵雨。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宁知白日晚,暂向花间语。忽闻长乐钟,走马东西去。

  • 《古文观止·祁奚请免叔向》译文与赏析

    祁奚请免叔向祁奚请免叔向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题解】 这是春秋时期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叔向是晋国的贤臣,因为弟弟羊舌虎参

  • 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名言: 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注释: 杨愔: 人名。表: 表率, 榜样。 句意: 杨愔重视他自己道德品质的培养, 可以作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出处: 唐·李百药《北齐书·王听传》

  • 忍学《七诬裤》译文与赏析

    七诬裤七诬裤 陈重同舍郎有告归宁者,误持邻舍郎裤去。主疑重所取,重不自申说,市裤以还。 【译文】 与陈重同宿舍的一个人回

  • 苏轼《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全诗鉴赏

    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朱蜡为摹

  • 写北京明十三陵的诗词大全

    明十三陵,在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

  • 张耒《夜坐》原文、注释和鉴赏

    张耒《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赏析心得】 张耒家本清贫,苦学成才。熙宁年间举进士后,曾居馆(秘书、著作和史馆)八年,后游学陈州,得苏轼器重,被称苏

  • 《莲藕花叶图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在一幅莲藕花叶图上题写的五言绝句。诗中借着对莲藕花叶的吟咏,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富有哲理意味。诗的大意说:白润如玉如雪的莲藕,中间有精巧透明的窍孔,玲珑可爱。它的绿叶和红花铺散在水面上,互相映衬。莲藕的生命一代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