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先秦散文·孟子·梁惠王尽心于国》原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先秦散文·孟子·梁惠王尽心于国》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孟子·梁惠王尽心于国原文鉴赏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1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12)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14),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15),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17),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19);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20),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惠是他的谥号。他即位后由旧都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故又称梁惠王。 ②河内:指黄河北岸,今河南省济源县一带。凶:指饥荒之年。 ③河东:魏国的河东,是今山西省安邑县一带。 ④加少:减少。 ⑤填然:形容鼓声。 ⑥走:跑,这里是逃跑的意思。 ⑦直:只是,不过。 ⑧胜(sheng):尽,完。不可胜食:不可以吃尽吃光。 ⑨数罟(gu):细密的鱼网。数:细密。罟:鱼网,古代规定鱼网网眼不得小于四寸(约相当于今天的92公厘),目的是保留江河湖泊中的鱼种。 汾(wu):大,深。 ⑩斧斤以时入山林:古时对入山伐木的时间有规定,目的是保护林木不被伐尽。例如夏禹禁止春三月伐木,礼记·王制曰:“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11)憾:恨,怨恨,不满。 (12)王道:和“霸道”对称。孟子曰:“以德行仁者王”(公孙丑),即用道德力量实行仁政使人臣服,叫做王道。(13)衣(yi):穿。 (14)豚:小猪。彘:猪。 (15)庠序:古时的学校。(16)颁白:同斑白。负:背负;戴:顶于头上。 (17)王(wang):实行仁政统一天下。 (1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这句话有多种解释。汉赵歧认为,孟子是责备梁惠王不能“制民之产”,使得狗彘食人食,违背先王之旨。唐颜师古认为,这句的意思是丰收之年粮食增产,当政者应当平价收购粮食,以防粮贱伤农,把谷物喂狗彘。清阎若璩认为,这句的意思是:“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者耳。”近人杨伯峻从阎说。检:有检查、制约之意;又:亦通“敛”,收集、聚集之意。 (19)涂:通“途”。莩:饿死的人。发:打开,指打开粮仓。 (20)无罪岁:不要归罪于年成的丰歉。无:通“毋”。

【今译】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是尽心尽力了。河内地方遭遇到荒年,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一部分粮食调运到河内。河东遭遇到荒年,我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家的君主象我这样操心费神的。但是,那些国家的百姓并没有减少,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为什么?”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来比喻吧。战鼓咚咚敲响了,双方的兵器锋刃刚‘刚相碰,士卒就扔下盔甲拖着兵器往回逃。有的人跑了一百步才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才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人耻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胆小怯懦,行下行?”梁惠王说:“那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但同样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指望你的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不耽误农时(及时耕种收获),那么粮食就吃不完;如果不把细密的鱼网撒向大湖深池,那么鱼鳖就吃不完;如果按照规定的季节进入山林伐木,那么木材就用不完。谷物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生有所养,死有所葬,没有什么可怨恨的。生有所养、死有所葬,这就是实行王道的开端。在五亩地大的宅院里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绵;鸡狗猪等家畜不错过繁殖时机,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吃到肉食;百亩田地及时耕种收获,不误农时,数口之家就不会挨饿。认真地办好学校教育,反复向他们讲清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那么须发斑白的老人就不用头顶背负着东西在路上奔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绵衣穿,有肉吃,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做到这样而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情况却是这样,)富贵人家的猪狗吃着人吃的粮食却不加以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饥民却不知开仓赈济。百姓冻饿而死,却说‘这不能怪我,只怪年成不好。’这跟拿刀子杀了人,却说‘不能怪我,只能怪刀子’,又有什么区别。如果大王不归罪于年成,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都会来投奔你了。”

【集评】 清·赵承谟:梁王罪岁,深怪民不多加,而“狗彘”、“饿莩”漠不关心,即移民移粟不过虚应故事而已,未为尽心也。孟子前用借喻,主意却在中两段。上段轻,下段重,特借上段“王道之始”,引起下段正陈王道耳。而上段正收倒点,下段反收逆勒。笔势极变化,又句句反对移民移粟,紧赶末段作通篇结穴,最有法力。(孟子文评)

清·周人麒:先说“‘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然后以譬喻晓之,文势便平,看此何等奇快。若入猎手,“无望”句下,必直接“不知检”、“不知发”矣。看他偏不正承“百步”“五十步”、直接“不知检”、“不知发”,却忽然飏开,将王道滔滔滚滚,大讲一番,然后收拢,天风海涛不足喻其文势也。(孟子读法附记)

清·吴闿生:入战事,不测“填然”句突起,挺接以下数句,文词闲雅,有赋家风味,意境为之一变,句法亦多票姚可嘉。“狗彘”以下斥陈当时弊政,淋漓沉至,笔势尤轩昂俊伟,谌谌逼人,是孟子本色,文章之挟剑气者也。“非我也 , 兵也”以下遽咽住不说,尤妙,否则一泻无馀,无形浅露矣。(孟子文法读本)

【总案】 本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借与梁惠王谈话之机宣传自己的仁政理想。

梁惠王企图振兴国家,针对年成丰歉,采取了一些措施,想收到“近者悦,远者来”(论语·为政)的效果,他觉得“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但结果使他很失望,便向孟子请教。孟子首先针对梁惠王好战,用临阵逃脱“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尖锐地指出魏国的政治和邻国不相上下,没有根本区别,所以“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然后进一步指出,只有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养生丧死无憾”,才能使天下归服,并且描绘了一幅仁政理想蓝图。最后,他再次敦促梁惠王不要“罪岁”,而要实行仁政,则“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使文章生动活泼。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是一例,以用刀杀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为喻,又是一例。前者揭示了事物本质的一致,后者则揭露了为国之君却推御罪责的荒谬。

猜你喜欢
  • 池莉《晒月亮》

    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了,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竹林里有

  • 张岱《西湖七月半》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

  • 苏轼《送张轩民寺丞赴省试》全诗鉴赏

    龙飞甲子尽豪英,尝喜吾犹及老成。人竞春兰笑秋菊,天教明月伴长庚。传家各自闻诗礼,与子相逢亦弟兄。洗眼上林看跃马,贺诗先到古宣城。(伯父与太平州张侍读同年,此其子。)

  • 《华君武漫画1984—1985》序 赏析和解读

    赏析 华君武是我国当代著名漫画家,毕生从事漫画创作, 出版过多种漫画集,硕果累累,成绩斐然。漫画的精义在于讽刺,讽刺是漫画的灵魂。但是漫画的讽刺,不是跳着脚的谩骂和直截的指责,而是富于艺术品味的、令人

  • 《赠傅都曹别·鲍照》原文与赏析

    鲍照轻鸿戏江潭, 孤雁集洲沚。邂逅两相亲, 缘念共无已。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追

  • 有关国家梦想的古诗词(关于梦想的励志古诗词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国家梦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梦想”的励志古诗词,关于中国梦的诗句哪位提供几首,有关梦想中国的七言绝句古诗。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唐:杨炯译: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2、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

  • 《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赏析》

    上片从景色入笔,前两句“杨柳干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主要写眼前的景物,千万条柳丝在微风吹拂下摇摇摆摆,好像是在迎送这飞扬的马蹄;去年秋天往南飞的大雁,现在也飞回北方了。“客中谁与换春衣”,既是抒情,也是上片的点睛之笔。自己扈驾在外

  • 女仙对牧羊人的回答 [英国]雷利爵士

    假如整个世界和爱情永驻青春 每一个牧羊人的誓言句句真诚, 这些美妙的欢乐便会打动我的心房, 来和你一起生活,做你的新娘。 黄昏逐着羊群从田野进了羊栏, 河水开始咆哮,岩石变得冰冷, 夜莺停止歌唱沉默不

  • 梅尧臣《鲁山山行》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梅尧臣《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苏轼《湖上夜归》全诗鉴赏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入城定何时,宾客半在亡。睡眼忽惊矍,繁灯闹河塘。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AA14。始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