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傅都曹别·鲍照》原文与赏析
鲍照
轻鸿戏江潭, 孤雁集洲沚。邂逅两相亲, 缘念共无已。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鲍照(412前后—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出身于贫寒家庭,少有文才。因献诗得到临川王刘义庆的赏识,征为国侍郎。此后作过秣陵令、永安令及中书舍人等小官。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刑狱参军。宋明帝初,子顼因反对明帝失败,鲍照为荆州乱军所杀,年五十余。作品有鲍参军集。
鲍照生活在门阀特权盛行、等级制度森严的时代,由于“家世贫贱”,他一生中受尽了歧视和打击,以致满怀壮志不能实现。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使他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腐朽,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愤懑和个人怀才不遇的不平,揭露了许多社会黑暗现象,对受压迫的人民表示了深刻的同情。
作为诗人,鲍照正处在诗歌演变时期。他以乐府诗著称于当时,他的五言诗亦不乏佳作。特别是对七言诗的发展、成熟,他有着开创性的贡献。总之,鲍照是位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诗人。
赠傅都曹别是别后赠友人的诗。都曹,官名。刘宋时都官尚书属下分四曹,都可称都曹。“傅都曹”不详何人。
鲍照善于运用比兴,这首诗就纯用比体,以鸿与雁比喻自己和傅都曹的关系,生动地表达了两人的深厚情谊和别后的思念。诗的层次很清楚,先追叙过去的友情,再写分别后的追忆,末写自己现在的境况。“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是说傅都曹象只健翮凌空的鸿自由自在地戏游在水边,而自己却是一只孤愁的雁滞留在小小的沙沚上。这一对偶句,鲜明地对比出两个人的心情、地位和前程都是迥然不同的。前句带有赞美的意思,后句写自己的困境,不无哀怨的口气。鸿与雁本来是同族(说文:“鸿:雁之大者”),都有飞翔高举的本领。可是在诗人的笔下,不是真要比较鸿与雁,而是借此表达一种社会现象,人的不同境况。同是有抱负有才能的人,但是现实的遭遇却如此的不一样。在这里鸿雁用来比喻人, 而鸿雁又被人格化,喻体和主体融合在一起,难解难分。可见诗人的善于运用比兴了。“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他们由于偶然相遇而成为亲密的朋友,从此两人不断地互相思念依恋着。从这里可以想见两人之间友谊的纯真,一方不以贵贱高低论交,而是器重对方的才德,因此另一方也把他引为忧患中的知音。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风雨”,喻指人事变迁,同时又被拟人化了。诗人一生屈沉下僚,生活贫困,不断东奔西走。他在临川王死后,曾闲居一段时间。于宋文帝时再次出仕,因刘宋王室互相残杀而去湖北任永安令,还曾受到牵连。到孝武帝时被赦重新起用,曾任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不久又去广州,后迁荆州任临海王的参军。这就是无情的风雨使朋友远隔万里的事实。他长期过着飘零的生活,不禁要时常想念阔别万里的挚友,以致“声容满心耳”了。“满”点明傅都曹留给他的印象的深刻和在他心中所占的位置。这两句回应了上文的“缘念共无已”,把友情表达得更加深沉。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大起”, 以写景烘托气氛, 表明自己的处境。前句照应开头“孤雁”句,写出凄凉孤寒的身世。后句愁云满天,既写自已的愁思,又暗示当时政治气候的恶劣,寄托着深深的忧虑。结句“短翮不能翔”,“短翮”显然带有自谦,“不能翔”却是严酷的事实,流露出自己无法施展才能的牢骚。至于前途如何,用“徘徊烟雾里”的现实状况说明还是迷茫一片。
本篇构思比较新颖,通篇以鸟喻人,不管叙事、状物、写景都在写鸟。开头两句明显起喻,后面的“风雨”、“栖宿”、“川渚”、“短翮”等无一不紧扣鸟字。虽然这样,其所抒的却是人的感情,把感情寄寓在比兴里, 含蓄不露,耐人含咏。用这样的题材来写离别的主题, 而不是一般的托物喻志,在前代文人诗中还较少见,所以在题材和主题的探索上是有创新意义的。同时,这首诗虽然通体比兴,感情含蓄,可是曲折而不隐晦。如“缘念共无已”,“声容满心耳”等句子都在直抒胸臆,而且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本篇语言朴实自然,“轻鸿”、“孤雁”、“落日”、“愁云”虽有点染,但无雕琢之感。历来评论家认为鲍照喜欢雕琢,从他多数的诗看,这是事实,也是诗风演变所使然。钟嵘说:“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但是由于鲍照笔力雄健,技巧熟练,仍能挥洒自如,不留痕迹。
-
〔原文〕 伐木丁丁, 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 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 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神之听之, 终和且平。 (谷、木,侯部。
-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呈给友人,是用以互相勉励之意。 开篇二句叙述移栽柏树的原因,言辞极为朴实、淡雅,颇有古韵。“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以如此恬静、闲适的笔触引领全文,令人如处炎炎夏日,避身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欢快优美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求几句优美诗句、要欢快点儿的,比较优美的古诗词,推荐十首意境唯美的古诗。优美古诗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2、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
-
不见诗酒客,卧来半月余。合和新药草,寻检旧方书。晚霁烟景度,早凉窗户虚。雪生衰鬓久,秋入病心初。卧簟蕲竹冷,风襟邛葛疏。夜来身校健,小饮复何如?
-
《星斗焕文章》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唐·杜牧诗《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释义】星斗常比喻超人才华,星斗焕文章比喻文章华美。 【例句】①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
-
周尚书弘正,即周处士弘让之兄,梁元帝时任左户尚书。后仕陈朝,天嘉元年(560),迁侍中,国子祭酒,往长安迎陈顼(即后来的陈宣帝)。天嘉三年,弘正还陈,庾信作此诗送之。
-
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朮苗。登台吸瑞景,飞步翼神飙。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
-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词
-
词的上片一开头,作者便调动读者的视觉与听觉,让人们看到的是“衰柳”,听到的是冰冷的潮水打着空城而退去声音。看上去作者是在写景,而实际上就像传感系统一样,作者非常敏锐地从“衰柳”上,从冷潮中,感到了苍凉冷落,并且把自己这种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