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瞳孔》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瞳孔》鉴赏

作者: 樊洛平

屠岸

幼小的时候,我爱看母亲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孩子的脸,那就是我自己。

年轻的时候,我爱看爱人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青年的脸,那就是我自己。

母亲瞳孔里的孩子常常笑,笑得那么傻气。

爱人瞳孔里的青年也常常笑,笑得那么傻气。

如今,我想再看母亲的瞳孔,母亲已经不在了。

如今,我想再看爱人的瞳孔,妻子已经衰老了。

我努力睁眼去看妻子的瞳孔,却看不见任何人的面孔,因为我的眼睛已经昏花了。

有一个声音说,何必睁眼呢?把眼睛闭上吧。

我闭上眼睛。

顿时,我看见了母亲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孩子的笑脸,那就是我自己。

顿时,我看见了爱人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青年的笑脸,那就是我自己。

我看见母亲的瞳孔对我笑,笑得那么慈祥。

我看见爱人的瞳孔对我笑,笑得那么美丽。

于是,我也笑了,笑得那么傻气。

这首质朴清淡、言简而意丰的散文诗,凝聚了作者回首人生的情感结晶,蕴含了作者心灵意向的执着追求,它唤起了我们对人世间美好生活和感情的珍爱,也带来我们对自身形象的哲理审视。

选取小小的瞳孔作为人生的透视点,可谓角度新颖,构思别致。从不同人的瞳孔看自己,这映摄出来的形象竟然流动着一个人的一生,浓缩着人间至情,更可谓匠心独具,寓意隽永。常言道,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当“我”的形象,从母亲慈祥的瞳孔里闪过,从爱人美丽的瞳孔里闪过,从老妻衰老的瞳孔里闪过,当年的孩子早已是两鬓斑白的老者。时光带走了人的青春容颜,瞳孔却留下了人的心灵形象,那个笑得傻气的形象就是永远的自己,那份真诚的爱心就是永远的财富。作者在这里以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丰厚的题旨,尽情讴歌了赤子之心的可贵,人生初衷的不渝。

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在这看似朴拙的描写中,增添了一种流动之美,一种哲理之思,一种沧桑之感,不着一字地点化了作品的意境。作者紧紧围绕今与昔的对比、变与不变的情思展开描述,写出了流动的人生,道出了不变的自我。孩提时代,“我”在母亲的瞳孔里笑;青春季节,“我”在爱人的瞳孔里笑;如今,母亲故去,妻子衰老,自己的眼睛也已昏花;一切都变化,唯有傻气的笑仿佛定格,依然的我童心犹在。岁月流逝了人生,也沉淀了人生,那留在记忆中的美好时光,珍藏于心灵的真诚情感,独立于世俗的人格理想,便成为一种永恒,今生今世伴随着你。读瞳孔,我们在变与不变的人生反差中,认识了抒情主人公,也开始静静地审视自己。

猜你喜欢
  • 《论诗五首·其一赏析》

    说明存在决定意识。人们只有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静止的眼光去看事物,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写出有时代气息有新意的好诗来。大自然是在不断变化和进步着的,“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这句诗则表达了世界上欣欣向荣,人才辈出的大好景

  • 杜牧《送牛相公出镇襄州》全诗赏析

    盛时常注意,南雍暂分茅。紫殿辞明主,岩廊别旧交。危幢侵碧雾,寒旆猎红旓。德业悬秦镜,威声隐楚郊。拜尘先洒泪,成厦昔容巢。遥仰沉碑会,鸳鸯玉佩敲。

  • 赞美女子心灵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赞美女子心灵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赞美女子美好的古诗词,古代赞美女子的诗词,描写女人心灵美丽,善良的诗句。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4.俏丽若三春之

  • 题下关万人冢 (明)邓子龙

    唐将南征以捷闻 ② ,谁怜枯骨卧黄昏。 惟有苍山公道雪 ③ ,年年披白吊忠魂 ④ 。 ①这首诗以悲愤的笔触,谴责战争罪魁,哀悼唐朝阵亡将士。②此句谓杨国忠等掩盖败状,假传捷报。③苍山: 大理名山。④披

  • 欧阳修《书王元之画像侧》全诗鉴赏

    偶然来继前贤迹,信矣皆如昔日言。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谷貌任尘昏。

  • 关于清明和春的诗句,关于清明节或春天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清明和春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清明节或春天的古诗,春天的诗句清明,春天的诗句清明。清明:

  • 鲁颂·駉之什

    鲁颂·駉之什 駉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 薄言駉者,有驈有皇, 有骊有黄,以车彭彭。 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 薄言駉者,有骓有駓,

  • 《竹枝词九首(其七)·[唐]刘禹锡》原文与赏析

    [唐]刘禹锡瞿唐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的

  • 陶弼《屏障山》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屏障山名山爱阳朔,平陆逼峰峦②。郡境尖中折,人家缺处安③。诗词类别:写景抒情来源:《粤西诗载》相关作品:丹竈山①屏障山:在今广西阳

  • 《临江仙·都城元夕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想象中的汴京元夜之景,下片写现实中羁旅穷愁,无法排遣的一种无奈心情。上片虚写,下片实写;一虚一实,虚为宾,实为主。   首句“闻道长安灯夜好”,“长安”点“都城”,即汴京。“灯夜好”点“元夕”。词题即在首句点出。“闻道”二字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