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下卷
【4362】西方哲学史·下卷
(〔英〕罗素著,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印张171/8,1976年6月第1版,38元)
卷三(近代哲学):1.从文艺复兴到休谟;2.从卢梭到现代。
总说;意大利文艺复兴;马其雅弗利;埃拉斯摩和莫尔;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科学的兴盛;弗兰西斯·培根;霍布士的利维坦;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民兹;哲学上的自由主义;洛克的认识论;洛克的政治哲学;洛克的影响;贝克莱;休谟。
浪漫主义运动;卢梭;康德;十九世纪思潮;黑格尔。拜伦。叔本华、尼采。功利主义者。卡尔·马克思。柏格森。威廉·詹姆士;约翰·杜威;逻辑分析哲学。
文艺复兴虽然没有产生重要的理论哲学家,却在政治哲学中造就了卓越无比的一人——尼科罗·马基雅弗利(1469—1527)。
“真信仰乃是一种愚痴”。
开普勒(1571—1630)是说明人假若没有多大天才,凭毅力能达到什么成就的一个最显著的实例。
伽利略首先发现加速度在动力学上的重要性,他是确立落体定律的第一人。
历来有多少哲学家强调演绎的相反一面即归纳的重要性,在这类禀有科学气质的哲学家漫长的世系中,培根是第一人。
笛卡尔(1596—1650),近代哲学的始祖。方法论。
斯宾诺莎(1632—1677)是伟大哲学家当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厚可亲的。伦理学。
莱布尼兹(1646—1716)是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
洛克(1632—1704)是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1688年英国革命的倡导者。
休谟(1711—1776),人性论。
卢梭(1712—1778),忏悔录。
康德(1724—1804),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从来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习气保持到了老年”。
黑格尔(1770—1831)。
拜伦。(1788—1824)。
尼采(1844—1900)。
马克思(1818—1883)。
-
【原题】:登岳麓法华台岳兵火后寺已两创惟台为旧物当时住持邻道者物故二十年矣
-
孟子曰:“人必自侮 ① ,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八) 注释 ①自侮:自我侮辱,自作自受。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一定是先有了自作的招人侮辱的言行,而后别人才侮辱他。” 感悟 世界上没有无
-
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
-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 ① 澭水 ②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 此其所以败也。 ——《吕氏春秋·察今
-
《汉魏六朝散文·李密·陈情事表》原文鉴赏 臣
-
心是身王身是宫,君今居在我宫中。是君家舍君须爱,何事论恩自说功?
-
劲叶森利剑,孤茎挺端标。才高四五尺,势若干青霄。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病夫卧相对,日夕闲萧萧。昨为山中树,今为檐下条。虽然遇赏玩,无乃近尘嚣。犹胜涧谷底,埋没随众樵。不见郁郁松,委质山上苗?
-
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歌,写的是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其词哀怨靡丽而悲凉,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诗的开头概括了宫中环境,并化用汉朝李延年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诗句,来映衬
-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出处】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译注】日落黄昏,拄着手杖站在柴门边; 迎着晚风,静静倾听蝉儿一声声的鸣叫。幽居山林,超脱尘俗; 迎风倚门,闲听蝉声,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