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后庭花赏析》
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歌,写的是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其词哀怨靡丽而悲凉,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诗的开头概括了宫中环境,并化用汉朝李延年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诗句,来映衬美人的美丽。华丽的殿宇,花木繁盛的花园,没人居住的高阁就在这殿宇的对面,在花丛的环绕之中。美人生来就美丽,再经刻意妆点,姿色更加艳丽无比。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写美人们应召见驾时的情态,仪态万千,风情万种。无论是应召时的“乍不进”,还是接驾时的“笑相迎”,都讨得后主的无比欢欣。“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诗的结尾处与开头相呼应,重点描绘了宫中美人的“倾国倾城之貌”,也成了陈后主留恋后宫,贪恋美人的最好注脚。
诗歌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着意于从侧面、动态的角度去描写,力求舍形而求神,诗中所用的“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的描写都极为生动传神;二是全诗结构紧凑,回环照应,景与人相互映衬,意象美不胜收。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宫体诗的最高水平。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陈后主虽然是一个糟糕的皇帝,但却是一个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诗人。
-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世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
-
水槛桐庐馆,归舟系石根。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十载违清裁,幽怀未一论。苏台菊花节,何处与开樽?
-
【原题】:袁都官同前韵赋二诗一间问易边赋唐律二章索奏劄录本
-
【3067】心无挂碍无有恐惧(林清玄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18万字,2017年3月第1版,49 5元)△共分六部分:无贪无疾、自在安然;一心一境
-
四十九变化。一十三死生。翕忽玄黄里。驱驰风雨情。是非纷妄作。宠辱坐相惊。至人独幽鉴。窈窕随昏明。咫尺山河道。轩窗日月庭。别离焉足问。悲乐固能并。我辈何为尔。栖皇犹未平。金台可攀陟。宝界绝将迎。户牖观天
-
楼中别曲催离酌,灯下红裙间绿袍。缥缈楚风罗绮薄,铮鏦越调管弦高。寒流带月澄如镜,夕吹和霜利似刀。樽酒未空欢未尽,舞腰歌袖莫辞劳。
-
[原文] (节选) 五岳祠盟记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余战,虽未能远入荒夷,洗荡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
-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上自非相顶,下及风水轮。胎卵湿化类,蠢蠢难具陈。弘愿在救拔,大悲忘辛勤。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抉开生盲
-
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李商隐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床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这首诗首先让人感觉到的是夜半时分寂静的环境气氛。“三更三点”正是夜半。人间此时,一切活动都停止了。“万家眠”,可见在诗人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