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泽斯基,阿尔多作品分析
【介绍】:
意大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意大利未来主义*运动的中坚人物。原名阿尔多·朱拉尼。生于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早年在商业学校读书,学过戏剧表演并当过一个时期的演员。这时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十岁时即发表了诗集白马(1905),后又发表诗集灯(1907)。帕拉泽斯基早年的诗作属“微暗派”(亦称“黄昏派”):文字朴实而抒情,描写卑微、单调的日常生活,常流露出一种忧伤、阴暗的情感。1909年,他参加未来派,很快成为意大利未来主义运动的骨干人物。他参加了莱采巴杂志的编辑工作。这一时期的主要诗集有诗(1909)纵火犯(1910),长篇小说贝拉的法典(1911)。1914年,因对马里内蒂的与法西斯主义合流不满,退出未来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罗马定居,并一度信仰天主教。这一时期和以后有长篇小说十九世纪记事(1932)小丑的奖品(1936)垮掉的三个帝国(1945)罗马(1955),诗集伤感旅行(1955)我的必(1968)等。代表作是短诗我是谁,收诗集诗中。这首短诗,述说了诗人心灵深处的三要素:疯狂、忧愁、悲哀;最后说我原是“我的心灵驱使的小丑”。这首诗的诗意典型地反映了未来主义诗作的思想特征。一般说,帕拉泽斯基的诗,较少表现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他始终和政治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在艺术上,多采用电报式句法。如在抱病的喷泉中,作者写道:“它在下面/在庭院中/可怜/抱病/的喷泉,/为何悲伤/谛听它/咳嗽!/它咳嗽,/咳嗽,/它住声一响/重新又/咳嗽……”
-
京师小木局,木工数百人,官什伍其人,置长分领之。一工与其长争,长曲不下,工遂绝不往来。半岁,众工谓口语非大嫌,醵酒肉强工造长居,和解之,乃欢如初,暮醉散去。工妇淫,素与所私者谋戕良人,不得间。是日以其
-
在燕赵大地,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邢台,三千多年厚重的人文积淀,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世人瞩目的文化,先商文明起源地、中国白瓷发祥地、中
-
天净沙·秋江夜泊 徐再思 斜阳万点昏鸦。西风两岸芦花。船系浔阳酒家。 多情司马。青衫梦里琵琶。 徐再思:字德可,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平生好吃糖,故号ldquo
-
这是一首题咏之作。诗虽以“王氏能远楼”为题,其实只是一首饮酒歌。“能远楼”或是王氏酒家。诗一起就用了两个典故。“天池鹏”出自《庄子·逍遥游》,说是南冥天池乃北海鲲鹏的目的地,此鸟一飞便在九万里高空之上,实在是逍遥之至。“辽东鹤”出自《搜神后记》,说是辽东人丁令威学道化鹤,千年一归,见城郭如故而人物一
-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往时文彩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作
-
西苑的榆叶梅开了。它们几乎是北方开得最早的花朵。四月中旬,叶子还没长出来,干枯的枝头就开出了繁茂的花朵,一串串,一簇簇,挤挤挨
-
作者: 许桂良
-
郁郁长松涧壁生,亦高亦下半天青。偶然遥和风篁韵 ① ,如听琴台万古声。 注释 ①风篁韵: 风动竹林的响声。篁: 竹林。
-
鲁穆公 ① 使众公子 ② 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鉏 ③ 曰:“假 ④ 人于越而救溺子, 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 而齐近, 鲁患其不
-
1 马国哲坐在那里,一边笨手笨脚地往经棒上缠着经绳,一边心神不属地看着站在用棍棒扎起来的架子旁,双手麻利地织着稻草苫子的妻子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