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古尔兄弟作品分析
【介绍】:
法国心理印象主义*小说家、历史学家。埃德蒙中学毕业后在财政部工作。因酷爱文学而离职。1850年兄弟二人协心搞文学创作,写了轻歌舞剧无题和小说在一八七七年,但不成功。不久投身报界,研究法国18世纪历史与艺术史,提供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文献资料。1860年以后二人全力进行小说创作。主要小说有夏尔·德马依(1860)、修女菲洛梅娜(1861)、勒内·莫普兰(1864)、翟米尼·拉赛特(1865)、玛耐特·萨洛蒙(1867),剧作昂利埃特·马雷莎尔(1865)、祖国在危难中(1873),于本世纪50年代始出齐的22卷本日记。茹尔逝世后,埃德蒙写有小说少女艾尔莎(1877)、亲爱的(1884)等。
龚古尔兄弟写小说注重调查研究,如临床病例一般去表现人物,他们是“文献小说”的创始人。从这一意义上说,他们的小说是本世纪60年代新新闻主义小说的最早的胎动。他们在描写人物时,十分强调病理和生理因素的特殊意义,突出人物的心理感觉和低级本能,他们的小说充分表现了心理印象主义的创作特征。
埃德蒙逝世前,为早逝的弟弟写有一分遗嘱,遗嘱中决定以遗产为基金成立“龚古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指定好友10人为院士,奖励那些有独创性贡献的小说与散文家。每年开奖一次。此奖为法国文学的最高奖,一直延续至今。
-
汉口竹枝词竹枝词(杂事诗)自纪晓岚、厉惕斋而后,多咏地方名物、风俗人情,近代更趋通俗,间或讽嘲时事,如长沙清末的《抢米竹枝词》、抗
-
这首乡情词,描写的农村是一片升平气象,没有矛盾,没有痛苦,有酒有肉,丰衣足食,太理想化了。尽管在当时的情况下,江南广大农村局部的安宁是有的,但也很难设想,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生活得很幸福、愉快。当然,这不是说辛弃疾有意粉饰太平,而是因为他
-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致华筵待我游。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
行行重行行 【原诗】:行行重行行(1),与君
-
还子无苦颜,羁人寡欢趣。宛马东道来,西风常反顾。予也塞鄙人,谬习从章句。会值好文时,凌风偶鸾翥。天路岂不廓,翱翔非所慕。华岳云台边,翳翳绕松树。其下盘茯苓,其上栖白鹭。归与依吾乡,延年而保素。
-
老母捉熊喻 【原文】 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绕树走避,熊寻后逐,一手抱树,欲捉老母。老母得急,即时合树[1],
-
初夏游张园戴复古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戴复古(1167—约1252),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
-
作者: 南生杰 【本书体例】
-
一别东林三度春,每春常似忆情亲。头陀会里为逋客,供俸班中作老臣。清净久辞香火伴,尘劳难索幻泡身。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作品赏析题桥:一作题墙,一作题名。十八人名:一作十八人中
-
僧斋地虽密,忘子迹要赊。一来非问讯,自是看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