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杯水救车薪》译文与赏析
杯水救车薪
杯水救车薪
【原文】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如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予读文子[1],其书有云:“水之势胜火,一勺不能救一车之薪;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块不能塞一河。”文子周平王时人,孟氏之言盖本于此。
【注释】
[1]文子:为辛文子所作,文子春秋战国时人,生卒年不详,散文家,祖籍宋国(今河南商丘),代表作品为文子。
【译文】
孟子说:“仁义战胜不仁,就像水战胜火,现在讲仁义的人,就像是拿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燃起的火,不会熄灭,就说水不能胜火。”我读文子时,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水的势头可以战胜火,但一勺水却不能扑灭一车木柴燃起的火;金的势头可以战胜木,但一把刀却不能砍倒一片树林;土的势头可以战胜水,但一块土却无法阻挡一条河。”文子是周朝平王时期的人,孟子的话大概是从文子这里来的。
【评析】
本文引用了孟子与文子中的两段话,直截了当的讲述了一杯水不能够扑灭一车薪火的道理。水虽然可以灭火,但是面对一车薪火而言,一杯水的力量太微不足道了。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杯水车薪,自然是无济于事。不审时度势,反省自己是否尽到了努力,而是自以为火不可灭,灰心丧气,放弃斗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实际上是助纣为虐。所以,当不能取胜的时候,应自知努力不够而加强力量,改杯水车薪为桶水车薪、池水车薪,最好是再加上水龙和其他现代化灭火器。如此一来,莫说是车薪,就是你一屋子的薪所燃烧的熊熊烈火也照灭不误。
-
李白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
-
清·李慈铭2二则 ·之一幼时,每岁春中,全家至漓渚山扫墓,是日必先至亭山先王父殡
-
典源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嗜酒使气,不守细行。家住广陵郡东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贞元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时二友人于
-
岳飞《满江红》岳 飞 岳 飞 写 怀 怒发冲冠 ① ,凭栏处、潇潇雨歇 ②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③ ,八千里路云和月 ④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 ⑤ ,犹未雪。
-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出处】唐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一) 》。 【意思】草木美丽芳香,是由本性所 至,哪是为求得美人的折取呢? 本心: 本性,生长习性。 以兰桂散发芬芳不是为了求美人折
-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暝宿长林
-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作品赏析此及下章,大抵皆上宝间作,姑依蔡氏附在上元二年之春。黄鹤编在宝应元年,亦无确据。落日在
-
你又悄悄把清辉,泻往 幽谷和丛林, 你终于又一次涤荡 我烦扰的心灵。 你的目光,脉脉含情地 在我的庭园逡巡, 像友人温柔的眸子 注视我的命运。 往日悲欢岁月的余音, 仍在我心中回荡, 如今我怀着孤寂的
-
本篇选自《东坡志林》。这是一篇较为典型的琐谈小说,体现了传统小说源于“街谈巷议”、“琐言俚语”的特点。小说情节简单。讲一幸姓秀才以卖酒为业,“人无贤愚皆喜之”。
-
古文观止·左传·子革对灵王 楚子狩于州来,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