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诗歌
阿尔巴尼亚诗歌
阿尔巴尼亚是欧洲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曾经历过较为严重的内部分裂。阿尔巴尼亚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统一语言及建立现代文化而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阿尔巴尼亚的语言分为两种不同的方言:北部的盖格语和南部的托斯克语。人民分别信仰三种宗教——罗马天主教、希腊正教、伊斯兰教。在奥托曼帝国长达400多年的统治时期,阿尔巴尼亚的统一事业困难重重。当时,土耳其政府虽雇用了许多受过教育的阿尔巴尼亚穆斯林担任高级职务,却不允许用阿尔巴尼亚语出版图书。许多阿尔巴尼语的图书只能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埃及等国出版。
阿尔巴尼亚民歌采用的格律主要是“扬抑格”,每行有7个或8个音节。最优美的北方民间史诗缪若·哈利尔史诗,每行有10个音节。这部史诗以及其他史诗,歌颂了阿尔巴尼亚和斯拉夫的民族英雄。关于斯拉夫英雄的史诗往往也以阿尔巴尼亚为背景。另外一些诗歌反映了巴尔干半岛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还有一些诗歌赞颂了阿尔巴尼亚伟大的民族英雄乔治·卡斯特里奥提斯,即斯坎德培。在意大利东南部的阿尔巴尼亚移民当中,流传着颂扬斯坎德培的民间史诗,生动地描述了在这位民族英雄领导下,中世纪的阿尔巴尼亚基督教徒为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土耳其统治而进行的壮烈斗争。斯坎德培所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是阿尔巴尼亚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
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阿尔巴尼亚诗篇是1598年用托斯克语写成的,作者是来自西西里岛阿尔巴尼亚人居住地的神父路加·马特兰加。一般认为,阿尔巴尼亚现代诗歌诞生于19世纪,其主要的起因是人们对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歌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有一位双亲是阿尔巴尼亚人的意大利人吉罗拉莫·德·拉达,开始收集民歌,此后便借用民歌中的材料自己写诗。另一位重要诗人是意大利籍阿尔巴尼亚人采夫·斯基罗及萨米·贝和他的兄弟纳伊姆·弗拉舍里,他们有力地推动了阿尔巴尼亚民族文化的发展。纳伊姆是阿尔巴尼亚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侄子米·弗拉舍里虽不是诗人,但在索非亚为亚历山大·德雷诺瓦等流亡国外的阿尔巴尼亚诗人出版作品。这一时期的重要诗人还有安东·恰科(恰佑比,1866—1930)。他在埃及出版了他的大部分抒情诗。
1919年阿尔巴尼亚重新独立后,诗人们才把活动中心转向国内。当时盛行天主教的北方成为文化振兴的中心,杰出的诗人是神父菲什塔(1871—1940)。他的诗歌才气横溢,早在20世纪初就已蜚声诗坛,作品有抒情诗、讽刺诗、戏剧诗及史诗山间琵琶曲,被誉为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诗人。其他的重要诗人有V·普雷努希、N·米耶达、E·科利奇以及E·哈希亚德米。阿尔巴尼亚东正教主教F·S·诺利因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和O·海亚姆的鲁拜集而享有声望。这一时期年轻诗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L·波拉德奇,他以崭新的诗歌格调把歌德、埃米内斯库和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融为一体。另一位受人爱戴的诗人是A·阿斯拉尼,其诗歌以民歌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对社会衰退的忧伤情绪。
20世纪30年代,在邻国的压力下,阿尔巴尼亚迅速地转向西方世界,甚至穆斯林们也宁愿到西方学习,而不愿再去他们的传统文化中心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统一的国家组织替代了分散的部落结构。地拉那等城市的作家和西方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意大利的入侵不仅中止了这一倾向,而且分裂了阿尔巴尼亚知识阶层的团结,使他们卷入了纷纭复杂的国际斗争中。当代阿尔巴尼亚显露头角的诗人有米任尼、阿历克斯·卡奇、马克·恩多雅、维利·依斯拉米等。
-
【原题】:晨日湖{左氵右父}至青日有数老父携筐筥拜道旁问之则山居之民绍定中尝以摘山为香兰寨兵所扰予时将指淮东为直之适见驺从闻予之姓曰是姓稀必吾官也以新茗为贽予笑遣去遮道不已因感其意却而谢之有赋
-
《先秦散文·国语·重耳婚媾怀嬴(节选)》原文鉴赏
-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 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
-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原诗今译】 六月的西子湖啊,你到底特殊, 秀丽的风光呵和四季迥然不同。 碧翠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 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格
-
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既礼新松塔,还寻旧石筵。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走进西部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西部的古诗词,关于西部的古诗,有关中国西部的古诗。《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
-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 ① 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 ② 起三更。 【注释】 ①午桥:地名
-
古文·陈涉起义 司马迁陈胜者,阳城(1)人也,
-
《山丹花》咏山丹花 山丹花,百合科草本花卉,
-
国学名句“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出处和解释
【名句】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 语出《商君书·更法》。以前立过功,以后又做坏过事,不能因为功劳而减少刑罚;以前有过善举,以后又犯下过失,不能因为善举而不依法惩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