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作品《橘颂》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后皇嘉树〔2〕,橘徕服兮〔3〕。受命不迁〔4〕,生南国兮〔5〕。
深固难徙〔6〕,更壹志兮〔7〕。绿叶素荣〔8〕,纷其可喜兮〔9〕。曾枝剡棘〔10〕,圆果抟兮〔11〕。青黄杂糅〔12〕,文章烂兮〔13〕。
精色内白〔14〕,类任道兮〔15〕。纷缊宜修〔16〕,姱而不丑兮〔17〕。
嗟尔幼志〔18〕,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19〕。苏世独立〔20〕,横而不流兮〔21〕。闭心自慎〔22〕,终不失过兮〔23〕。秉德无私〔24〕,参天地兮〔25〕。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26〕。淑离不淫〔27〕,梗其有理兮〔28〕。年岁虽少,可师长兮〔29〕。行比伯夷〔30〕,置以为像兮〔31〕。
〔1〕橘颂是屈原的早期作品,其二十岁行加冠礼时明志之作。
〔2〕后皇:皇天后土。指天地。嘉树:嘉美的树。橘树白华赤实,皮既馨香,又有善味。尚书·禹贡:“扬州厥包橘柚锡贡。”则自古以橘树为美树。屈原以橘树自喻,故以下所写,颇同于离骚中“纷吾既有此内美”的自述。
〔3〕徕:同“来”。服:服习适应。刘梦鹏屈子章句:“服,与土性宜也。”
〔4〕受命:受天命。从树的方面说,指禀天地之气;从自喻的方面说,指受天命而将对国家有所作为。迁:迁徙。晏子春秋·杂下云:“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夏大霖屈骚心印云:“以己心依楚王不去国,犹橘生于淮南。此作赋之本意。”屈原生于策士游说列国朝秦暮楚之时,故特以此明志。
〔5〕南国:江汉一带,包括西周、春秋的周南、召南之地在内。
〔6〕深固:言其托根深厚。
〔7〕壹志:志向专一。
〔8〕素荣:白花。
〔9〕纷:盛多。可喜:令人喜爱。
〔10〕曾(ceng):通“层”,重叠。剡(yan):锐利。棘:刺。洪兴祖引方言曰:“凡草木刺人,江湘之间谓之棘。”这里是名词。
〔11〕抟(tuan):同“团”,圆的样子。王逸注:“抟,圜也。楚人名圜为抟。”
〔12〕青黄杂糅:指果实的表皮颜色青黄相杂。
〔13〕文章:花纹。烂:光彩鲜明的样子。
〔14〕精色内白:指果肉精纯洁净。
〔15〕类:如,似。任:担负。道:道义。此处指政治主张和政治思想。
〔16〕纷缊(yun):盛多的样子。这里指枝叶繁盛。宜修:修饰得适宜,恰到好处。
〔17〕姱:美好。丑:通“俦”。“不丑”犹言“不群”。
〔18〕嗟 (jie) :感叹。尔:你。承上指橘树。但以下内容句句根据诗人自己的抒发。故此句实为联系全诗象征体与本体之关键。幼志:幼年的志向。
〔19〕廓:恢宏宽大。此句言其心胸宽广,无所求于世。
〔20〕苏世独立:即楚辞·渔父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思。苏:醒,苏醒。苏世:苏于世。
〔21〕横而不流:能当间截断,而不随波逐流。横:绝流而渡,与“流”相对。汉书·扬雄传:“上乃帅群臣横大河。”颜师古注:“横,横度之也。”
〔22〕闭心:闭其心,摒除欲念不为外物所动。
〔23〕终不失过:朱熹本作“终不过失”,据洪兴祖引作“终不失过”,王逸注:“终不敢有过失也。”则本王逸注本作“终不失过”。
〔24〕秉:持,执。这里是保有的意思。
〔25〕参:比,并。此句连上句,言其德可以配天地。
〔26〕“愿岁”二句:愿我年与橘年并时俱谢,长与为友。岁:年岁。谢:凋谢。这里指时光流逝。
〔27〕淑离:美丽。孙诒让札迻云:“离与丽通。言橘之章色善丽而不淫邪,又有文理也。”笔者认为:“淑”为“善”义,“离”通“丽”,王逸、孙诒让之说俱是。然而王释“淫”为“淫惑”,孙释“淫”为“淫邪”,俱失之。“淑离不淫”正是“好色而不淫”之义,“淫”为“过分”的意思。言橘虽文章美善,但其色彩又不过分地华丽。
〔28〕梗:坚强正直。理:指木的纹理。“梗其有理”喻人的正直刚强,言有法,行有度,毫不苟且。王夫之楚辞通释云:“枝叶茂盛,花香果美,而其为木也,坚挺独立,无繁艳婀娜之态,盖耿介自理,志士仁人之节也。”其疏解以上二句之意,最为确当。
〔29〕师长:老师、长者。“年岁”二句言橘树虽幼,但其品格给人以启发,可为人之师长。
〔30〕伯夷:商末贤士。为孤竹君之子,因辞让君位逃至周。及至周,周文王卒,武王载木主伐纣,他以为“父死不葬,爰及干戈”为不孝,“以臣弑君”为不仁,加以谏阻。武王灭商后,他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31〕置:树立。汪瑗楚辞集解:“置,犹植立也。”“置”、“植”古通。像:榜样。
屈原的橘颂是九章中唯一的四言作品,是诗人在行加冠礼时借咏橘明志之作。因为行加冠礼意味着从此要承担社会的责任,所以特别强调“德”的修养。橘颂中也从头到尾歌颂一种高尚的品德,但这种品德不是只指一般的个人修养,而是“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同他的强烈的民族感情结合在一起;是要行比伯夷,以橘为榜样。这首诗是我国咏物诗、咏物赋之祖。其前半侧重正面写橘的特征,赞颂美好的品德;后半似乎在直接歌颂人的美德,而实际上仍是由橘树的品德生发出,抒情与咏物之关系,在不即不离之间。故刘熙载言其“不迁而妙”(艺概)。
-
型世言 明崇祯刊本《型世言》叙书影 明崇祯刊本《型世言》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十卷四十回。题“钱塘陆人龙君翼甫演,盐官木强人评”。陆人龙,字君翼,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成书于明崇
-
元君后辈先零落,崔相同年不少留。华屋坐来能几日,夜台归去便千秋。背时犹自居三品,得老终须卜一丘。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箫鼓入松楸。
-
帘外星辰逐斗移,紫河声转下云西。九雏乌起城将曙,百尺楼高月易低。露裛兰苕惟有泪,秋荒桃李不成蹊。西堂吟思无人助,草满池塘梦自迷。
-
李渤:南溪诗序 李渤桂水过漓山,右汇阳江,又里余,得南溪口。溪左屏列崖巘,斗丽争高,其孕翠曳烟,逦迤如画;右连幽墅,园田鸡犬,疑非人
-
丰子恺先生在谈中国画的构图问题时,曾经提到“绘图中物体的重量”。他说在一切物体之中,动物最重,动物中又以人为最重;次重的是人造物,如车船、房屋、桥梁等等;最轻的是云烟、山水一类的自然物。所以一幅画中,青山绿水尽可以作为主体,家屋舟车就不
-
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南望庐山千万仞,共夸新出栋梁材。
-
【释义】 民间谚语。布施,是佛教里讲的六念之一。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如对佛、僧、贫穷人布施衣、食等物资,必能招感幸福之果。 修福意思是,行善积德,以求来世福缘惠及子孙。 其意是: 你要行善做好事,布施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万家墨面没蒿莱②, 敢有歌吟动地哀③? 心事浩茫连广宇④, 于无声处听惊雷⑤。 【注释】 ①鲁迅日记1934年5月30日载:午后为新居格君书一幅云:万家墨面没蒿莱。新居格,日本社会评论家,1934年春
-
二零零三年的金秋十月,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地处东北的辽宁省义县留龙沟乡下高家沟村迎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此人四十开外,身高超过一米八,体态丰满。他身背着简单的行囊,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他走在山路上,两只眼睛不住的欣赏着田野上的丰收景象。 当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