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辞过》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子墨子曰: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①,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避润湿,边足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仅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
以其常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征,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民所苦者非此也,苦于厚作敛于百姓。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僻怪也②。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
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③、青黄刻镂之饰④。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⑤。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赈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⑥,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凊⑦。圣王以为不中人之情⑧,故作诲妇人治丝麻、捆布绢⑨,以为民衣。为衣服之法:“冬则练帛之中⑩,足以为轻且暖;夏则絺绤之中⑪,足以为轻且凊。”仅此则止。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
当是之时,坚车良马不知贵也,刻镂文彩不知喜也。何则?其所道之然⑫。故民衣食之财,家足以待旱水凶饥者,何也?得其所以自养之情,而不惑于外也⑬。是以其民俭而易治,其君用财节而易赡也⑭。府库实满,足以待不然⑮,兵革不顿,士民不劳,足以征不服,故霸王之业可行于天下矣⑯。
当今之主,其为衣服,则与此异矣。冬则轻暖,夏则轻凊,皆已具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锦绣文采靡曼之衣⑰,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镂,以为身服。此非云益暖之情也,单财劳力,毕归之于无用也。以此观之,其为衣服,非为身体,皆为观好⑱。是以其民淫僻而难治,其君奢侈而难谏也。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⑲,欲国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衣服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冬则冻冰,夏则饰。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以便民之事。其为舟车也,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
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
凡回于天地之间⑳,包于四海之内,天壤之情,阴阳之和,莫不有也,虽至圣不能更也。何以知其然?圣人有传: 天地也,则曰上下;四时也,则曰阴阳;人情也,则曰男女;禽兽也,则曰牡牝雄雌也。真天壤之情,虽有先王不能更也。
虽上世至圣,必蓄私不以伤行,故民无怨。宫无拘女,故天下无寡夫,内无拘女,外无寡夫,故天下之民众。当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是以天下之男多寡无妻,女多拘无夫,男女失时,故民少。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
凡此五者,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佚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此五者不可不节。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
〔注释〕 ① 陵阜: 山丘。 ② 僻怪: 奇异怪癖。 ③ 曲直之望: 亭台楼阁曲折多姿的景象。望: 可供观览的景象。 ④ 青黄刻镂之饰: 彩色雕镂的装饰。 ⑤ 法象: 效法,模仿。 ⑥ 衣皮带茭: 以兽皮为衣,以草绳为腰带。 ⑦ 凊: 凉快,清凉。 ⑧ 中: 合乎,符合。 ⑨ 捆布绢: 织布。 ⑩ 练帛: 白色的丝麻布。 ⑪ 絺绤(chī xì): 细的和粗的葛麻布。 ⑫ 其所道之然: 正像圣人所教导的那样。 ⑬ 不惑于外: 不受外物迷惑。 ⑭ 赡: 富赡,富足。 ⑮ 待不然: 应付非常之变。 ⑯ 霸王之业可行于天下矣: 可以实现在天下称王称霸的事业。霸: 春秋战国时诸侯的盟主,如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王: 帝王。 ⑰ 靡曼: 华丽。 ⑱ 观好: 表现漂亮。 ⑲ 淫僻: 邪僻。 ⑳ 回: 运转,运动。
【鉴赏】 辞过的宗旨,是继承夏禹的勤俭节约之道,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辞过”二字的意思,就是避免和消除过度。篇末指出: 圣人注意节俭,小人淫逸放荡。节俭能昌盛,淫逸会灭亡。夫妻节制,阴阳和顺。风雨节制,五谷丰登。穿衣调节,身体舒适。
从穿衣来说,必要消费的特征是,只要身体舒适,肌肤暖和就满足了,不是为了好看而在人前炫耀。过度消费的特征是,缝制衣服,冬天穿得轻软暖和,夏天穿得轻薄凉爽,对百姓横征暴敛,强夺人民用作衣食的钱财制做绣满文采的华丽衣服,用金铸成钩子,用珠玉做成佩饰,妇女精工绣制花纹,男人精工雕刻图案,劳民伤财。缝制衣服,是为外观华丽,这样奢侈浪费,国家必然混乱难治。要想天下太平,缝制衣服就要节俭。
从吃饭来说,必要消费的特征是,食物是用来补元气、增体力、强壮身体的。过度消费的特征是,对百姓横征暴敛,蒸烤牛羊鱼鳖,做成美味佳肴。国君饭桌,菜盘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摆满面前丈余地方。眼睛不能全看到,筷子不能全夹到,口不能全尝到。冬天会结冰,夏天会坏掉。富贵的人,穷奢极欲。孤寡的人,受冻挨饿。虽想天下不乱,也不可能。真想天下太平,不希望天下混乱,饮食就要节俭。
从居住方面来说,必要消费的特征是,地基高,足以避潮湿。四面墙,足以挡风寒。屋顶足以承受雪霜雨露,墙壁足以符合男女有别的礼节,就可以了。过度消费的特征是,对百姓横征暴敛,强夺百姓赖以维持温饱的钱财,修建宫室亭台楼阁,讲究曲折回转的观赏性,用各种色彩和雕刻装饰。国家贫困,人民难治。真想天下太平,不希望天下混乱,建房就要节俭。
从交通方面来说,必要消费的特征是,制造车船,方便运输。花费少,得利多,人民喜欢。过度消费的特征是,对百姓横征暴敛,用华丽的花纹修饰车子,用雕刻的图案装饰船只,妇女放弃纺纱织布而去描花纹,结果是人民挨冻。男人脱离耕作而去从事雕刻,结果是人民挨饿。人民饥寒交迫,则奸邪多,刑罚重,国家乱。真想天下太平,不希望天下混乱,造车船就要节俭。
衣食住行,这是必要消费,是基于人情和人性的需要。所有运动在天地间包容于四海内的事物,阴阳调和,自然而生,即使是圣人也不能改变。天地有上下,四季有阴阳,人性有男女,禽兽有雌雄。这是天地实情,即使是先王也不能改变。这种天经地义的人情事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勤俭节约,是符合天理人情的传统美德。
衣食住行等消费,应该适当节制,注意分寸,不能过度。这是辩证法“适度”的观念。墨子批判的矛头,直指“当今之主”,他们对百姓横征暴敛,“暴夺民衣食之财”,导致“国贫民难治”,充分体现出墨学的批判性和浓厚的人民性。
明李贽墨子批选评论辞过说:“此正生财之要,节用爱人之大道。简而易操,约而易成者,恨未有以告之。”即勤俭节约,是生财爱人的重要原则,简约明白,易于操作,易见成效,亟待宣扬,要促成社会共识,落实行动。
李贽评论辞过的思想说:“此与禹俭奚殊?”即墨子的思想,跟夏禹的勤俭节约,没有区别。尚书·大禹谟载,虞舜赞扬大禹治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被传为千古佳话。“克勤克俭”的成语,尽人皆知。
勤俭治国,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清末儒者曹耀湘墨子笺评论辞过篇,专讲节用的道理,有衣食住行和男女五个重要节目,其批评矛头,直指国君的奢侈浪费,而要求士大夫谨慎遵守。
篇名“辞过”,意指节制,宗旨是约束统治者的过分侈靡。墨子教人勤俭。自己勤劳,不侵占别人利益,还能急人之所急,帮助别人。自己俭省,不损害别人,还能合理使用自然资源。这是传承夏禹的风范,是修养自身,治理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道理。
前贤评论,颇中肯綮,富有启迪。墨子“俭节则昌,淫逸则亡”的教诲,对当代社会的科学发展,极具现实的警戒意义。改进国计民生,推动社会发展,亟需弘扬墨子勤俭节约之道,提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韩偓中进士后历任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等职,很受唐昭宗李晔的信
-
这是一首题壁诗,是作者于旅行途中,题于他所住的旅馆房间墙壁上。诗用凄清的景物描写渲染内心的寂寞,通过设想妻子深夜惦念羁旅行程表达客居他乡的游子思念妻子之心。
-
【名句】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语出《礼记·曲礼上》,到一个国家要了解其法令所禁止的事,到某一都城要知道其习俗所不允许的事,到别人家去,要问其家中所忌讳的事。竟:通“境”,国家的疆界。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必备常考古诗词名句默写,内容包括初中常考古诗文默写,中考必考古诗文篇目,中学生必考古诗词。1.欲穷千里目, 。(王之涣《登鹳雀楼》)2.千里之行, 。(《老子》六十四章)3.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4. ,其意
-
《昆弟世疏,朋友世亲。》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遵守组织纪律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严守纪律的诗句,关于纪律的古诗,纪律的古诗词名句。官卖红袍价不廉,俨然法相欲登天。凌人气势惊人响,散作尘寰几缕烟。2、和尚出身太祖刚,筑墙积谷缓称王。勤廉力拒奢华事,严令毁除金镂床。3、
-
这首诗形式上为乐府民歌,语言自然朴素,寓意也十分浅显明白。以种瓜摘瓜作比喻,讽谏生母武则天切勿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而伤残骨肉,伤害亲子。 开始两句描写种瓜黄台下,果实累累。诗人者使用“离离”这一叠词,简括而又形象鲜明地点染出瓜熟时长长悬
-
一 十时改乘正太车西行,雨益大,雾益厚。凭窗望去,只见远山近村都隐入虚无飘渺的境界,依稀古代神话中所说的阆苑蓬岛。这种迷离惝恍的景物,在自然的美中最称蕴藉,较之天朗气清时所见者,格外美妙。沿道多植杨柳
-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作品赏析△唐书。潭州。长沙郡。属江南西道。元和郡国志。隋平陈。改湘州曰
-
一 对西藏那片神秘土地的向往,大约是从我遇见一位西藏室友开始的。 她叫旦增普珍,挺难念清楚的名字。于是我们都省去“旦增”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