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春旅舍》(韩偓)原文|鉴赏|赏析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韩偓中进士后历任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等职,很受唐昭宗李晔的信任。他曾参与内庭密议,昭宗被劫至凤翔时,他又扈从西行,随侍左右。回京后,昭宗曾几次欲拜他为宰相,固辞不受。后因受权臣朱温忌恨,被贬濮州司马。天佑年间,携家入闽,投靠威武节度使王审知。天佑四年(907),朱温篡唐,建立梁朝。唐亡后,韩偓写诗只记干支,不记年号,表示不臣服于梁。王审知接受梁封号后,韩偓又离开福州,流寓汀州沙县、龙溪和桃林场等地,最后定居闽南泉州的南安县。
韩偓这首诗写于福建流寓期间,表达了他对唐王朝的怀念之情,以及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首联交代了诗人所处的特定环境和心态:时值残春,雨后放晴,诗人心情为之一振,不禁思念起京都长安来。“恍然”两字,表明诗人虽然被迫离开京都,但他的心思仍然萦注长安的时局。
颔联正面描写旅舍残春的景象。它是写景,又寓情于景。已是花谢时候,野蜂飞入花丛采蜜,花须不堪重负脱落下来;经连夜风雨,柳絮落在池塘水面上,鱼儿吹着柳絮在水面上漂浮。这是南方暮春具有节候特征的景象,作者把它细致地描画出来,传达了春天正在逝去的消息。在这一幅景物画面中,也自然地融入了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韩偓一生,经历了巨大的政治变故,如今又客次旅舍,到处飘零,那种家国沦亡之痛,孤身独处之悲,有志难骋之愤,不时会袭上心头,又面对大好春光的逝去,内心的抑郁烦闷自不待言。
颈联则由写景转入直接抒情。出句“禅伏诗魔归净域”、“禅”,佛教派别之一,专修“禅定”,即“安定而止息杂念”,“诗魔”,禅家以作诗为文字的“魔障”。“净域”,亦称“净土”,佛家语,意为无浊无垢之地。这句说,他想将自己的牢骚写作为诗句,牢骚因悟禅理而消释。对句“酒冲愁阵出奇兵”,说愁思如阵围困着自己,因而借酒消愁,如出奇兵破阵。郑谷中年诗有句: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诗意相同。从这两句,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灵魂的搏斗。
尾联则宕开一层。诗人跳出“诗魔”和“愁阵”,示节言志,直抒胸臆。说自己要保持当年上朝冠簪的整洁,经常拂拭它,不让尘埃玷污,表示自己誓死忠于唐王朝。“两梁”,冠名。唐诗鼓吹注中说汉代“秩千石,冠两梁”。腐朽的唐王朝“气数”已尽,当然再也不能复兴了。这里,诗人的示节表明他不会臣服于朱温建立的梁朝。四库全书总目称,韩偓诗“虽局于风气,浑厚不及前人,而忠愤之气,时时溢于语外,性情既挚,风骨自遒,慷慨激昂,迥异当时靡靡之响”。证之此诗,切中肯綮。
-
三闾庙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年)字幼公,一字次公,金坛城西南
-
生活就像一张白纸,白的只能看见你的影子,也许你厌倦了白开水一样生活,也许你想成为一张绚丽多彩的画,也许你摆脱了世俗的纷扰,但你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无奈。以下是关于生活的美文(通用40篇),欢迎阅读。
-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出处】唐杜牧《 遣怀 》。 【意思】想当年,我曾在江南落拓不羁地冶游,酗酒放纵,专爱那纤细的腰身能在掌中起舞,婀娜轻盈。十年
-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着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
-
作者: 曹增渝
-
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渲点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
-
名言: 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 注释: 干天: 冲天, 碰着天。旬日: 十天。 句意: 千仓万箱的粮食, 不是耕种一次就能得到的; 冲天的树木, 不是十天就能长成的。 出处: 晋
-
玉钗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当时薄命一酸辛,千古华堂奉君子。水边何处无丽人,近前试看丞相嗔。不如丹青不解语,世间言语元非真。知君被恼更愁绝,卷赠老夫惊老拙。为君援笔赋梅花,未害广平心似铁。
-
【原题】:桂阳本觉院以屯将后住持舜长老於前山松竹深处结草庵居之法语诗拟而不与
-
睡起风清酒在亡,身随残梦两茫茫。江边曳杖桄榔瘦,林下寻苗荜拨香。独步倘逢勾漏令,远来莫恨曲江张。遥知鲁国真男子,独忆平生盛孝章。 作品赏析原题:桄榔杖寄张文潜一首时初闻黄鲁直迁黔南范淳父九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