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子衿》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郑风·子衿是一首女子所唱的恋歌。歌者热恋着一个青年,两人相约在城阙上幽会,久等也不见情人到来,急得她在城阙上来回走个不停。她思心悠悠,望穿双眼; 她切盼情人送来音信,渴望情人翩然而至; 她倾吐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无限情思。真是爱得如火,思念如潮涌; 离愁沉沉,缱绻绵绵。
全诗三章,首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纯绿色。衿,是糸佩玉的带,一曰“绶”,即绶带。也有将“衿”解作衣襟的。嗣,音似。释文引述韩诗作“诒”就是寄的意思。音,指信息。诗的开端以“青青子衿”领起,这里既有“子”,又有“青青衿”,写物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人。眼前飘动的是你青青的佩带,思念的是我的悠悠之心。以物及人,由你到我。抒发出歌者的思慕之情。接下去又以责备的口气,暗示出歌者的“责其忘已”之意,然而“责”不是恨,却是倾吐自己的思念。这两句,前一句是假设之语: 即使我不曾去找你! 后一句是运用反问: 难道你就不传个音信来? 这样写,既突出了歌者热烈的思念之情,又使诗歌写得迂回、曲折、跌宕,增强了感人的效果。
次章,“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佩,指玉佩。什么色的玉,就佩什么色的带,青佩所以用青衿。这一章同上一章变化不大,歌者回环往复,反复咏叹自己的恋情与相思,情真意切,不蔓不杖。变化的地方是歌者把“嗣音”换成“来”,急切的思念之心,仅仅送个音信来,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前来赴约,才能倾吐衷情。这种回环往复的手法,它不仅渲染出歌者思念的久长,又状写出相思的苦痛; 诗句的微妙变化似乎让读者看到了歌者急不可奈的情态。回环往复与词语的微妙变化交织在一起,既相互映衬,又互为表里,展示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诗的最后一章“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挑达,是双声连语词,形容往来轻疾貌。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是青年恋人们惯常幽会的地方。这一章是前两章歌者思念之情的发展高潮,是思情别绪的形象写照。歌者的心上人始终不见到来,急得她在观楼上只是来回乱走,这不正是“悠悠我心”、“悠悠我思”所致吗? 一天不见面,简直就象隔了三个月那样久长,如此强烈的眷恋之情,沉重的想思之苦,又怎么能不让她心烦意乱,思心悠悠呢!
这首诗的结构形试和诗经中其他许多民歌一样既有重章,又有叠章叠词。诗的主要韵味和感染力就表现在“青青子衿 (佩),悠悠我心(思)”、“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四句上。歌者反复咏叹,最后飞跃升腾,几乎达到了不能自已的地步。一首平平常常的一诗蕴含着如此热烈的眷恋之情,而且它又不可抑制的倾吐出来,有如一股洪流直入读者的心田,唤起读者的共鸣,又让人感到惊异。千百年来人们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来表达各种思念之情,大约与本诗的强有力的感染力不无关系吧!
-
张松是一个叛徒的典型。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叛徒。不是那种痛感神经过于敏感,由于挨打不过,实在忍受不了皮肉之苦,骨头一软:行了,行了,
-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王安石在罢相退居江宁以后,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倾心向佛,寄情山水,感情趋于平和。但他并未完全忘怀政治,超然物外。诚如清人吴之振
-
《人之于学,避其所难而如为其易者,斯自弃也已.夫学者必志于大道,以圣人自期,而犹有不
《人之于学,避其所难而如为其易者,斯自弃也已。夫学者必志于大道,以圣人自期,而犹有不至者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
-
甲乙两事物密切相关,说甲时连带说及乙的一种修辞方式。其中乙事物无表意功能,只是起到匀称结构、补充音节的作用。文言中常见,是断取修辞的源头。 1.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后汉书·何进传》)。 评
-
寒城朝烟澹,山谷落叶赤。阴风千里来,吹汝江上宅。鹍鸡号枉渚,日色傍阡陌。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哀哀失木狖,矫矫避弓翮。亦知故乡乐,未敢思夙昔。昔在凤翔都,共通金闺籍。天子犹蒙尘,东郊暗长戟。兵家忌间
-
4月27日 川东起义 : 4月27日起,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省东部先后领导了三次武装起义,统称川东起义。1929年4月27日,在以王维舟为书记的川东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万源、宣汉、梁山(今梁平)、开江
-
莺啼绿树声早。槛外残红未扫。露点真珠遍芳草。正帘帏清晓。秋千宅院悄悄。又是清明过了。燕蝶轻狂,柳丝撩乱,春心多少。
-
病 1975年的一天,天下雨,队里不劳动,我和几个姑娘一起到同里镇去玩。 同里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离我插队的地方不远。那时候,到
-
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照烂云甍丽,回环壁水流。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修。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
-
江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津吏戒船东下稳,悬僚负弩昼归荣。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