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曹雪芹《好了歌解注》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曹雪芹《好了歌解注》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曹雪芹(1716?—1763或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先世原是汉族人,后入了满洲正白旗内务府籍。曹家从东北的辽宁随旗入关后,定居河北丰润县。清雍正一朝十三年(1723—1735),是曹家的灾难性时代,雪芹目睹了宫廷内争与自家败落的经过。乾隆即位后,曹家虽有一度复兴,但不久又败落下来。曹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过着绳床瓦灶的穷困生活。曹雪芹这期间以十年左右的时间写作了“字字看来皆是血”的巨著红楼梦。就他的诗词(主要存在于红楼梦中)来说,不论是文辞情采,都高出于清代的其他诗家之上。

这是红楼梦第一回中的一首自度曲。是书中的甄士隐对跛足道人所唱好了歌的解注。原歌中唱词的大意是,当将相的难免死后埋骨荒冢,聚金银的一点也带不进地府,恋妻妾的死后难免人家不随人而去,痴心父母很少得到孝顺子孙。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功名、财货、女色、儿孙。曹雪芹对此以甄士隐的口气进行了尽兴的引发,表示了作家自己的生平感慨,可以看做是曹雪芹对于封建末世的世态人情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反响。在腐朽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与财产的争夺及再分配正在加剧进行,统治集团内的派系,其升沉、荣辱,祸福、休戚,变化瞬息,异常莫测,但总体趋势都不免于“了”,曹雪芹展现了这种从物质到精神的崩溃瓦解过程,生动地描绘了生活必变的规律,否定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这首曲子体现了曹雪芹世界观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同时也流露了他的悲凉的虚无主义情调。

这首曲子用多种具体景况的转化显示世道的衰败、复兴以至终于不免败亡的特有历史状况,这对于“秦淮旧梦忆繁华”,而今又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的曹雪芹来说,是具有身世意义的真情实感,有了这种诗情就可以白屋呜呃,蔑视王侯,不用为自己的穷困而抢地呼天。而“好”有“了”时,“了”有“好”时,从社会意义上说,正是对于那些擅权、聚敛的官僚贵族们的命运的批判性的预言,相反却给被社会压榨的贫贱者以希望的慰安。

这首曲子还用生活中的浅近而又常见的事实揭露了纷乱世态。曹雪芹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政局屡变,世无常态,他对这些难以表现的东西,运用了深入浅出、大化小出的方法,写成了多组形象,收到了寓深理于通常事,现世道于慷慨情的感人效果。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就是这种艺术手法的结晶。

全曲字字关情。短短的篇幅,容纳了追怀,慨叹、悲挽、恨憾、迷惘、失望、疑惑、庆幸、悔悟、决绝等多种复杂情态,并使之在统一主题思想之下,如胶合漆粘,通体一致,造成特有的情韵。比之历史上的元明散曲,更见思想情态与艺术笔力的独家特点。

曲中把雅与俗恰到好处地加以统一,雅而不流于典奥,俗而不流于浅薄,显现了作者的高超文字表现能力。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这诗中消化了多少生活和古典诗词,有表现上的高度文雅,又非常地通俗而易晓。曹雪芹的整个诗文创作,都是建立在高度文化修养基础之上的俗易化。他是真正能融雅俗于一体的旷世天才。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这诗句,如果不是具有高度文化修养而又身历繁华、现在又厕身于凡俗生活之中的人,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猜你喜欢
  • 《善于人交,岁寒无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善于人交,岁寒无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唐·扬炯 《司马参军陇西李宏赞》,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

  • 诸葛亮隆中歇后语,诸葛亮的歇后语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诸葛亮隆中歇后语,内容包括歇后语: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隆中对策猜歇后语,诸葛亮的歇后语。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吊孝-

  • 苏轼《杜介熙熙堂》全诗鉴赏

    崎岖世路最先回,窈窕华堂手自开。咄咄何曾书怪事,熙熙长觉似春台。白砂碧玉味方永,黄纸红旗心已灰。遥想闭门投辖饮,鹍弦铁拨响如雷。

  •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注释、译文和感悟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 ① 者敬人。爱人者,人恒 ② 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二十八) 注释 ①礼:礼仪。②恒:永远、恒常。 【译文】 孟子说:“有爱心的人关爱他人,讲礼仪的人尊

  • 《复卦》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下震上坤)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明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

  • 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二首》全诗鉴赏

    与君并直记初元,白首还同入禁门。玉殿齐班容小语,霜廷稽首泫微温。病贪赐茗浮铜叶,老怯香泉滟宝樽。回首鵷行有人杰,坐知羌虏是游魂。

  • 《老头乐》尚志散文赏析

    说年轻人是靠理想过日子的,咱管不着。说老年人是靠回忆过日子的,咱一百个赞成,还得在这上头多说几句。你看吧,只要有几个老头儿往一块儿

  • 古诗词中的秋群文(诗中的秋课文中的有关秋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的秋群文,内容包括诗中的秋课文中的有关秋的诗句,诗中有秋的诗句,秋天的古诗改文现代文。秋风引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秋日 耿湋

  • 刘琼《侠义付秀莹》

    早在去年之前,我应该见过付秀莹两次。一次,也是最早,起码十年前了,完全不记得当时谁做的东,反正围着一张巨大的餐桌,一屋子都不怎么熟

  • 曾巩《李白诗集后序》原文、赏析和鉴赏

    曾巩 《李白诗集》二十卷,旧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杂著六十篇者,知制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广也。次道既以类广白诗,自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书,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 盖白蜀郡人,初隐岷山,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