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赵长卿《临江仙暮春》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临江仙 暮春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①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②
【注释】 ①中酒:醉酒。②南浦:南边的水边,常用以指送别之地。断桥:在杭州西湖东北角。
【译文】 大雁都已飞过,燕子早己来临,故乡却无一点儿音讯。整个春天我孤独憔悴,有谁来相怜相问?寒食的夜晚怀念家乡,落花天气我醉酒愁闷
听说江头春浪浩渺,殷勤地要载着船儿运送归人。离别之际这里最牵惹人心:依矮的船篷,水边的细雨,还有那断桥边的杨柳如烟雾氤氲。
【集评】 近代·俞陛云:“长卿以宗室之贵,而安心风雅,其词以春、夏、秋、冬四景,编成六卷,为词家所希有。殆居高声远,较易流传。录其春景一首,上、下阕结句皆能情寓景中。惜香集中和雅之音也。”(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总案】 此词上片写词人见大雁北归而怀念江西故园,一春憔悴,借酒浇愁。下片写词人意欲归乡,而对美丽的临安却又充满深情,留连不已。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实地反映了作者作为一个上层贵族的内心世界。作品写怀乡,既以“怀家”直言,又以“憔悴”、“中酒”具体渲染,再加上“有谁怜”的反问句式,因而产生了激动人心的力量。“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用拟人手法,情趣生动,而且江水之有情,亦反衬了人之无情。世人不能理解作者的思乡之苦,而只有江水知之,托讽深永,令人悲叹!词的最后以景语作结,意在言外,饶有余味。
-
《小仓山房尺牍》 清袁枚著。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前清著名文学家、诗论家,乾隆进士。40岁时辞官归山,筑室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域西小仓山下隋氏废园,改名为随园,读书为文50年,不再出仕,世称随园先生。其
-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养无所用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藕丝蛛网
-
馆宿风雨滞,始晴行盖转。浔阳山水多,草木俱纷衍。崎岖缘碧涧,苍翠践苔藓。高树夹潺湲,崩石横阴巘。野杏依寒拆,馀云冒岚浅。性惬形岂劳,境殊路遗缅。忆昔终南下,佳游亦屡展。时禽下流暮,纷思何由遣。
-
《论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①,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顺③,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俯仰可卒岁,何必谋二顷。
-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2 。白日丽飞甍 3 ,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 4 ,杂英满芳甸 5 。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6
-
高斋洒寒水,是夕山僧至。玄牝无关锁,琼书舍文字。灯明香满室,月午霜凝地。语到不言时,世间人尽睡。
-
袁宏道:西洞庭 袁宏道西洞庭之山,高为缥缈,怪为石公,巉为大小龙,幽为林屋,此山之胜也。石公之石,丹梯翠屏;林屋之石,怒虎伏群;龙山
-
选曹分五岭,使者历三湘。才美膺推荐,君行佐纪纲。佳声斯共远,雅节在周防。明白山涛鉴,嫌疑陆贾装。故人湖外少,春日岭南长。凭报韶州牧,新诗昨寄将。
-
【名句】不曰坚乎?磨而不磷 ① ;不曰白乎?涅 ② 而不缁 ③ 。 【注释】①磷(lin):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