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刘长卿的诗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刘长卿的诗句

【诗句】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出处】唐·刘长卿听弹琴【意思1】古老的曲调虽然我自己爱 听,但今天的人大多已不弹奏。【意思2】古调:古曲;古典音乐。此联的意思是:(高雅的)古典音乐我虽然很喜爱,可现在 却没有怎么弹奏它了。后用来表达一种知音难得的情感。【鉴赏】 虽然自己喜爱这古老的曲调,但是现在一般人多不喜爱弹它了原诗中的泠泠: 指琴音。这是作者讽刺世人的爱好追随时尚,并表示自己的清高自傲,既不随俗同流合污,也不求别人对自己赏识。【应用】〈名〉 调,琴曲。古老的调子虽然自己 很喜爱,但现在的人却多数不愿 弹奏。语出唐·刘长卿 听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 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用以说明 人们愿意追求新鲜事物。◇京剧的 这种处境,使我想起一位朋友的 看法。他说,在不久的将来,京 剧就会像唐诗、宋词、元曲一样, 从现实中消失,作为一种曾经辉 煌过的艺术形式载入史册。当然, 如同现在仍有人写古体诗词一样, 若干年后可能还会有人哼 “西 皮”、“二黄”,但那毕竟是 “古调 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了。(刘绍 楹京剧,别走进象牙塔,中 国青年报1997年5月5日)【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个人虽喜 欢古旧的音乐、戏曲,如今却很少有人 演奏、演唱。[例]可是,“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现在要听一次民族音乐, 是很不容易的了。(萧丁牛谈琴)二、 用以比喻个别人还喜欢过时、陈旧的东 西,但多数人已不感兴趣。[例]而今还 大喊反共,真不知会反出个什么名堂, 难怪这许多人在谈话中都不愿提这个 已经提了几十年的老口号了。所以现 在是“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了”了。 (谢文清曲高和寡)【全诗】听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注释】(1)诗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听弹琴,似为更妥。(2)泠泠:水声,这里借用来形容琴声。七弦:汉魏六朝南方奏乐尚用琴瑟,古琴有七根弦, 为宫、商、角、徵、羽、少宫、少商。(3)松风寒:指古琴曲风入松,以风入松林,暗喻琴声凄清悲凉。【全诗赏析】 也有人把这首诗的题目标为“弹琴”的,但从诗中“静听”二字体味, 还是从“听”的角度入手来欣赏这首诗是更为恰当的。 刘长卿才华横溢、清才冠世,然却很不得世,两遭迁斥,其不合时宜和 寡合冷落的愤懑之情是可想而知的。在这首诗中他正是借古琴的声音来抒发 他自己的感慨。 “泠泠”本指水声,这里指从古琴七弦上发出的幽雅清越的曲调。“静 听”二字似见听琴者如痴如呆听琴的情态,“泠泠”之音超绝高妙的程度从 这里得到了更鲜明更生动更形象的描写和体现。诗人如此专心致志的听到的 这种古曲是表现了一种什么情调呢? “松风寒”三字告诉我们这曲旋律所表 达的主题思想,风入松林之声给人的是一种凄清幽寒之感。这个“寒”字紧 承“泠泠”关联而来,是写琴韵的。尽管这里的“松风”应合了琴调名“松 入风”,但却有它更深的含义。诗的前二句把诗人静听琴声的形象跃然纸 上。琴声唤起了听琴者的心曲,故诗从前两句的实景转入后两句的议论,借 以抒发自己的感慨,着“虽”字以转,由对欣赏琴声转入了对时尚的感慨之 中,自己虽自爱古调,然今人却好趋时尚,使自己处于不合时宜的处境之 中,写尽了诗人恬静高雅世少知音的苦楚和自伤感。诗人在他的客舍赠别 韦九建赴任河南一诗中写道“清琴有古调,更向何人操。”这里描写的正 是这种心境。 古人论琴时说:“ 琴三尺六寸,法期数也。广六寸,像六合也。前广后 狭,尊卑之象也。上圆而敛,像天也。下方而平,法地也。龙池八寸,通八 风也。凤池四寸,合四气也。五弦,像五行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简 直把整个社会都融进古琴之中了。世身坎坷遭遇不幸的刘长卿也把自己的心 曲融和进琴声之中去了。
猜你喜欢
  •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赏析》

    首联先写漏声催促着天色破晓,像箭一般的飞快,后用“仙桃”代表宫内春景,点出景色醉人。这一联主要突出“早朝”。   颔联则分别写朝见时的仪仗和宫殿中的自然景观及气氛。春日和煦,旌旗上的龙蛇似乎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获得了生气,旌旗猎猎,龙蛇也

  • 石兴泽《贺敬之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及创作特色论略》

    一、贺敬之的革命浪漫主义理论情怀贺敬之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具有理论修养的诗歌理论家。就像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一

  • 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全诗赏析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作品赏析【注释】: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奉召还京,春风得意,道经蓝桥驿,在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的七律。八个

  • 谈怒

    谈怒怒,气愤也,为人生四大情绪之一。所谓四大情绪者,“喜怒哀乐”是也。吾国古书中,怒居第二位,但吾人不可以次要或从属视之。因此种情

  • 《东屯北崦赏析》

    首联,诗人就痛斥这帮“盗贼”,竟把可怜的百姓弄得如此贫困。他们一味“诛求”,使这小小的山村空无一人。 “盗贼”一词,在杜集中出现近百处,一般都指安史叛军,寇掠中原的外族将士,各地贪官污吏等。这里显然是指蜀中贪官恶吏。正是这批家伙,比形形

  • 鲁迅《琐记》全文、注释和赏析

    衍太太现在是早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

  • 余光中《催魂铃》

    一百年前发明电话的那人,什么不好姓,偏偏姓铃(Alexander Bell),真是一大巧合。电话之来,总是从颤颤的一串铃声开始,那高调,那频率,那精确而间歇的发作,那一叠连声的催促,凡有耳神经的人,没

  • 《东阳溪中赠答赏析》

    这首诗是男的唱给女的听。   “可怜谁家妇?缘流洒素足。”意思是:可爱哟,这是谁家的妇人?就着这河流洗她那白皙的脚。“素足”,这是极富刺激性的意象。古代妇女手足很少裸露,因此“素足”与“素手”、“皓腕”在古代诗文中常成为女性形体美的表

  • 典故“骨节专车”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国语鲁语下》: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友,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闻之: 昔禹致群神于

  • 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全诗赏析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作品赏析【注释】:天宝十载(751)五月,西北边境石国太子引大食(古阿拉伯帝国)等部袭击唐境,当时的武威(今甘肃武威)太守、安西节度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