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赏析》
首联先写漏声催促着天色破晓,像箭一般的飞快,后用“仙桃”代表宫内春景,点出景色醉人。这一联主要突出“早朝”。
颔联则分别写朝见时的仪仗和宫殿中的自然景观及气氛。春日和煦,旌旗上的龙蛇似乎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获得了生气,旌旗猎猎,龙蛇也好像在腾跃。大明宫里,和风轻吹,燕雀轻快而高兴地在天上飞着。“日暖”,也含有赞美“圣恩”惠及万民,连龙蛇、燕雀亦且广沽皇泽之意。这一联主要突出“大明宫”。
前二联主要写的是“早朝大明宫”的原题。因为是和诗,接着就不免要转到原诗的作者身上来了。颈联写退朝后,重点突出写贾至的儒雅风流和备受君主恩宠。
尾联用了两个典故。先看丝纶美。因为贾家父子历任两朝的中书舍人,后有一日贾至供职的肃宗对贾至说,“昔先天诰命,乃父为之,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谓继美矣······”主要意思是赞扬贾至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并能做出像父亲一样的政绩,实在是朝廷里的一段佳话。“池上于今有凤毛”里的凤毛并非简单的凤毛麟角的凤毛,也不时简单说贾至的才华出众,在一班大臣里很少见。而是用了一个典故:南朝时有谢凤和谢超宗父子,他们文章风格和成就都很出众,于是梁武帝就称赞他们说,“超宗殊有凤毛”。意思是想说谢超宗终归继承了父亲谢凤特有的风格和才华。这两句进一步称颂其家世的文采和父子两代执掌朝廷起草诏命职务的荣耀。
这首诗按其体例是一首台阁应酬式的诗,在杜诗中是很少见的。乾元二年(759)在长安任左拾遗也正是杜甫仕途生活中最重要或最煌赫的时期。因为是同僚之间唱酬之作,因此格调也就平正典雅,并且不乏歌功颂德、点缀升平的意味。整首诗艺术上格法严谨,脉胳分明,深得和诗之体,所以历来的诗家对它十分推重。尤其是它的颔联“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字里行间洋溢着一派冲融和悦的春天气息,诗家评价很高。当时唐王朝于安史之乱中初得安定,朝廷上下都以为中兴在即,升平可望,因此王维和诗中也有“九天闻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种充满信心的句子。整首诗看来,确乎体现了杜甫诗歌“清词丽句”的另一面特色。另外,即使在清词丽句中,仍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挺拔之姿和雄健之气,这也是杜诗的独特面目。黄生评杜、王、岑三首和诗时说:“杜老气无前,王、岑秀色可揽,一则三春秾李,一则千尺乔松。”苏轼评颔联为“伟丽”,都是此意。
杜甫的这首诗里带出了几分山野的情趣,以及对历史透彻的理解,光是意境就比贾至的高远。这首诗少了一般诗人写宫廷生活所会有的呆板,多了些灵气,而又不减少场面的宏大气势,杜甫比起贾至来绰绰有余。思想决定文章的外在,再如何隐藏,字里行间的精神是很难不露端倪的。贾至是世家出身又较为一帆风顺的人,杜甫则才华横溢饱经风霜,这两种人写出来的文章当然不一样。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75首课件,内容包括2011《语文课标》小学75首古诗,五年级上册75首古诗词内容,小学必背古诗75首。《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
渺渺疏林集晚鸦,孤村烟火梵王家。幽人自种千头橘,远客来寻百结花。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只疑归梦西南去,翠竹江村绕白沙。
-
作者一说是孟浩然。诗以“望”字为核心,移步换景,抓住人在船中视角不断变化的特征,描绘出一幅优美的扬子江秋景图,寄予了诗人淡淡的思乡愁绪。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元宵”类的诗句。 满城灯火流光溢霞,璀璨烂漫。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泪无语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达无语的诗句,表达悲伤却欲哭无泪的古诗,表悲伤却欲哭无泪的古诗。1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全文: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作者: 刘锡庆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比赛央视,内容包括古诗词大赛央视冠军,央视有一个大学生古诗词的比赛节目,古诗词大赛央视时间重播。央视有一个大学生古诗词的比赛节目是《中国诗词大会》。二、简介:《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
-
《立志要高不要卑……立志要定不要杂,要坚不要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立志要高不要卑……立志要定不要杂,要坚不要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陈淳 《北溪字义·志》,立志于先类
-
鹊华秋色图 元·赵孟頫作 纸本设色 纵二八.四厘米 横九三.二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描绘山东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的秋景。按《左传》成公二年:“齐师败绩,(晋师)逐之,三周(绕)华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