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唐宋词之《辛弃疾《水调歌头》》原文、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词之《辛弃疾《水调歌头》》原文、鉴赏和赏析

辛弃水调歌头辛弃疾

辛弃疾

壬子三山被召①,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②。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③。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④。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⑤。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⑥。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⑦。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⑧,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⑨,归与白鸥盟⑩。

注释 ①“壬子”句:光宗绍熙三年(1192)冬,稼轩在福建提点刑狱任上,奉诏赴京师。②陈端仁:陈岘,字端仁,闽县人,曾帅四川,时废退在家。给事:官名,即给事中。③短歌行:汉乐府曲名。④“何人”二句:史记留侯世家载戚夫人泣,高祖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曾作凤兮歌:“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⑤“余既”三句:用离骚诗句:“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滋,种。畹(wǎn):古时以十二亩为一畹。英,花。⑥“门外”二句: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缨(yīng),帽带。⑦“一杯酒”三句:化用西晋张翰语:“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世说新语任诞)⑧“悲莫悲”二句: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识。”⑨“富贵”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⑩白鸥盟:与白鸥结盟,指隐居。

沧浪独钓图 【明】 盛著 辽宁旅顺博物馆藏

鉴赏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末,辛弃疾遭到弹劾,落职家居江西上饶,一直到十年之后,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才被重新起用,出任福建提点刑狱使。三山指福州,即稼轩的任职地。福州城因有九仙、闽山、越王山而得名“三山”。词序所言“壬子”即绍熙三年,这年的年末,稼轩奉诏赴京师临安,闽县人陈岘为其饯行。

这首作于饮饯席上的答别之作可以与稼轩四年之前所作的沁园春(老子平生)并读。当时,罢职在家已有七八年的稼轩忽然得知邸报中传出自己因病去官的荒唐消息,哭笑不得,于是赋词以抒己怀,表明自己甘于引退,与青山白鸥为伍,同时流露出忧谗畏讥之意。词作以一系列的典故和成句表达了层次丰富、迂回曲折的感情。这首词亦是连缀了大量的典故和前人成句,几乎达到了不自作一语的程度,接连不断的故实形成异常繁复的文意。稼轩词好堆叠典故的特点屡为人诟病,这首词就是“掉书袋”的典型。好在本词虽连续用典使事,但遣词造句十分平易自然,且以己意一气贯之,读来明白晓畅。典故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往往可以作多重理解,这就造成了词意的繁复和含蓄蕴藉,需要我们前后联系,逐层体会。

词作以一长一短的对比开篇,歌短而恨长,两个“长恨”的叠用使别恨愈发绵长不绝。“短歌行”是乐府曲名,多为饮宴席上的歌辞,这里提及“短歌”,一方面是与“长恨”相对,另一方面则是应题中之景,暗合席上之意。“裁”字生动,悠悠长恨只有经过剪裁,方能容纳于短章之中。后两句的“楚舞”“楚声”糅合了刘邦、戚夫人以及楚狂接舆两个典故,稼轩借此暗示再次出官赴任心中自有苦衷。楚国的隐士曾当面讽刺孔子跻身于从政者之列,论语称其曰“楚狂”,“狂”字蕴涵不屑于世、不容于世之意,词人以楚狂自比,用意可以想见。这两句以“何人”发问,兴知己难求之叹。同时,词句强调楚国之舞,楚国之狂,意在引出下面楚大夫屈原的诗句。滋兰九畹、树蕙百亩、秋菊餐英全部化自离骚诗句,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怀着满腔爱国赤诚遭到流放的屈原,在忧思愤郁之中写下的离骚,以大量香草美人的意象暗喻自己的高洁品性,他佩兰餐菊、洁身自好,而下面写沧浪之水的两句紧承此意。楚辞渔父写流放之后,形容枯槁、游于江潭的三闾大夫与渔父之间的对话,其实是屈原心中两种思想的交锋,一是坚持自洁其身,决不与世合污,另一种则是随波逐流,与世俯仰。最后渔父融合这两种选择,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本词仅截取前两句,表明词人坚持操守的决心,以自身的修美藐视世间的污浊。上片连用与屈原相关典故和成句,大有清者自清之意。

较之上片,下片由傲世转向自适,把握当下、珍视己身的意味甚浓。世说新语任诞载西晋张翰为人放纵不拘,凡事只求适己,别人劝他考虑身后之名,他潇洒地回答说,身后之名,不如当下的一杯酒。稼轩将张翰的否定句化为一个疑问句,更具启示性。表达了对身后名的不屑之后,词人进一步以夸张的手法从根本上颠覆了对世间事的轻重的常规看法:毫发重而泰山轻。毫发是与人直接相关的根本的或者说内在的东西,而泰山指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外在的功名事业,这几乎是对前面词意和一系列故实的一个概括总结。下面的两句依然用楚辞成句,只是去掉了两个“兮”字,这一层主要是为切合送别与答别的题意,抒发依依惜别的儿女常情。最后两句全然是“归去来兮”之意。归耕田园的陶渊明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稼轩易“愿”为“事”,隐隐流露不遇之悲。他在罢职退居带湖别墅之初曾与绝世幽居的白鸥为盟,此后反复在词中表露盟鸥之意,与青山鸥鹭为盟的生活状态已然成为他的精神寄托。这个结尾表明了自己的选择,同时也是向世人的一个宣言。

整首词虽全用前人故事和言语,抒发的却是明确的自清、自适之意。词人将屈原、陶渊明、张翰引为同类,当然,三人的思想本身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词作所表达的思想是复杂的,其中既有洁身自好的信念又有及时行乐的想法,既有儿女情长又有绝世之意。始终以建功立业为念的稼轩经历了十年的闲居,刚刚被起用不久,却在词中表达了如此深浓的退隐之意,“应景”之外,复杂的心态可想而知。(刘珺珺)

集评 清陈廷焯:“一片悲郁,不可遏抑。运用成句,长袖善舞。郁勃肮脏,笔力恣肆,声情激越。”(云韶集卷五)

清沈雄:“东坡中秋词,前段第三句作六字句,后段‘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又似四字七字句,词品所谓语意参差也。稼轩席上作‘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与‘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类是。”(古今词话词辨下卷)

猜你喜欢
  • 《郢门秋怀赏析》

    这首诗可能是李白流放夜郎时所作。诗题的意思是在郢门这个地方遇上了秋天而抒发胸中感想。此诗共二十句,除了尾联两句,其余都是对仗,所以这是一首入律的诗歌。诗中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对隐居的向往之情,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慨叹,情

  • 韩愈《枯树》全诗赏析

    老树无枝叶,风霜不复侵。腹穿人可过,皮剥蚁还寻。寄托惟朝菌,依投绝暮禽。犹堪持改火,未肯但空心。

  • 白居易《杏园中枣树》全诗赏析

    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东风不择木,吹照长未已。眼看欲合抱,得尽生生理。寄言游春

  •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陈亮《水调歌头》鉴赏

    水调歌头 【宋】陈亮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出处】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译注】远望巍峨的三山,云遮雾 罩,好似一半落在青天之外,秦淮河二水 分流,白鹭洲横截其间。三山:山名,在 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三峰并立,南北 相连,故名。二水:指秦淮

  • 运用“借古讽今”的诗句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②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宋)黄庭坚《牧童诗》 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

  • 《广播剧《毕业歌》(片段)》赏析

    广播剧《毕业歌》(片段)编剧:祖国红导演:林长风这是一部表现大学毕业生情感生活的广播剧,剧中背景是某大学中文系学生毕业前夕。【剧中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阅读答案附赏析

    《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两首词作,描写了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的主题。第一首《杨柳枝词》以婉约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人事如梦一场,触动人心。第二首《柳枝词》则以细腻的描写描述了春天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刘禹锡以凄婉的音调和含蓄的笔法,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人生无常和岁月易逝的哲理,给人一种深深的思考和触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内涵的意境创作,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记事碑·《柳州城西瓜碑碑文》(南宋·秦伯玉)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记事碑·《柳州城西瓜碑碑文》(南宋·秦伯玉)

  • 李商隐《清夜怨》全诗赏析

    含泪坐春宵,闻君欲度辽。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曙月当窗满,征云出塞遥。画楼终日闭,清管为谁调。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