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处】唐·李白望天门山【意思1】楚江之水,劈开天门山,从缺口处奔腾流过,伸向远方。清澈 碧绿的东流水在这里转头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隔江对峙,一叶孤舟从 遥远的天边飘摇而来。多么雄伟壮丽的景象,宛如一幅神奇的山水图 画,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无限的赞美之情。此诗动词运用熨 贴,使全诗充满生气,有飞动之感。注: 天门,山名,由东、西梁山组成,两山隔江相对如门,故称天 门山。楚江,长江的一段水流,经湖北宜昌流至安徽芜湖。回,回旋。【鉴赏】这首七绝描绘了诗人望中所见的天门山夹江对峙,楚江千回百折 的雄奇秀丽景色。首句借天门山中断为东西两山,突现楚江的奔腾浩 荡,极写它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竟把“天门”撞开。第二句借 江流至此汹涌回旋,突现天门山的奇险——竟然遇水倒回。三、四句写 一片孤帆从天水接连的日边,顺流而来,诗人望天门的视点也随之由远 而近。诗中“断”、“开”、“流”、“回”、“出”、“来”六个动 词用得精确生动而有力。碧水、红日、孤帆构成了一幅色彩缤纷、开朗 明快而又秀丽的画面,寓含着诗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全诗】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 ①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与和县界临的长江两岸,东梁山在东岸当涂境内,又名博望山;西梁山在西岸和县境内。二山夹江对峙,远望相对如门,合称天门山。②中断:从当中断开一个缺口。楚江:天门山附近一带古属楚国,故称流经这里的一段长江为楚江。至此回:一作“至北回”或“直北回”。长江东流,至此遇天门山,由于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形成回旋的水流,折而转向北面流去。【点评】 小诗容量不小。以已经充分表达出来的内容补足题意,则可拟作舟行望天门山。其实何止写山,还相当别致地写到水——急流的大水。又看似纯为写景,还相当巧妙地抒了情——热爱奇山雄水的一片热情。并且于无形处塑造了一位在前进的道路上昂首挺立、心怀激动、思绪奔放,迎着太阳勇往直前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对壮丽事物的满腔热爱和他豪迈个性的精神力量,总在诗行间洋溢突涌,使这首以劲健之笔画出的山水图,完全可以作为充满阳刚之美的写景代表作来鉴赏。【解题】此诗约作于开元十三年(725),时李白出蜀后第一次舟行过天门山。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为博望山,西为梁山,两山夹江对峙,中间如门,故合称天门山。全诗四句无一“望”字,实乃句句写“望”。首句从上游远望天门山全景,山水合写;次句舟近天门山,望水流冲击岩壁回旋的近景,单写水;三句舟至两山间,望左右两岸移步换形层出不穷之山景,单写山;末句舟过天门山后江面辽阔,遥望日边来帆,拓开境界。诗中描绘天门山雄伟秀丽景色,反映出诗人初见此美景的喜悦心情以及朝气蓬勃、潇洒矫健的精神风貌。唐宋诗醇卷七评云:“此及‘朝辞白帝’等作,俱极自然,洵属神品,足以擅场一代。”【赏析】 天门山,指安徽当涂县的东、西梁山; 两山夹江对峙,就像一座天然的 门户。诗人舟行天门,雄丽的江山触发了他的诗兴,于是即兴挥毫,写下了 这篇对祖国江山的赞美之歌。 “天门中断楚江开”。先写山,梁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 然断开,江水就从断口咆哮奔腾,喷涌而出。一个“开”字,既照应了天 门,又写出了江水被阻而积蓄的涌泻千里的气势,为下面的“碧水东流至此 回”的“回”字伏线。然后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山阻挡,冲波逆折,白 浪滔天。山壮水势,水助山威,江、山映衬,形成了惊心动魄的奇观。第三句 用一个“出”字,化静为动;静穆的青山,将雄峻、优美的身姿呈现给诗 人,使人神迷心醉。末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忽然转写映着阳光、顺流而 下的一叶轻舟。乍一看,它似乎和“两岸青山相对出”并列,只是这幅山水 画中的一笔重彩;其实,它正是前一句的因,因为诗人就坐在这一叶轻舟上 瞭望天门,两岸的山和疾驶的船作相对运动,便都有了动感。“日边来”似 乎无理,但它使我们立即联想到“忽复乘舟梦日边”、“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诗句。这乘长风破万里浪的云帆和光辉的红日,正是表现李白遭际圣君、 成就功业的典型意象。而李白那豪放不羁,乐观自信,勇于追求的性格和丰 富的充满激情的内心世界,就从这忽而雄放奇险,忽而壮丽辉煌的飞动多变 的境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猜你喜欢
  • 《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赏析》

    此词起句显出一个失宠的宫女凄凉孤独的影子。“春又春”,重复的两个“春”字淡淡点出如水流逝的时光。春来了,春去了,草荣复枯,花谢花开,恍然中不知过了多少年月。春来了,万物复苏,生命蓬勃,可是失宠的女子只能独对凄然。春去复来,青春一去不再。

  •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注释、译文和感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①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② 。(《老子·七十六》) 【注释】 ①也:语气词。枯槁(kūgǎ

  • 《渐卦》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下艮上巽) 《渐》:女归吉。利贞。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 《题秀石疏林》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赵孟頫 石如飞白木如籀 ① ,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注释】 ①飞白:一种风格特殊的笔法,用枯笔写成,笔划中露出一丝丝空白。籀(zhou):籀文,字体多重叠,也叫“籀书”

  • 生荣死哀,身没名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生荣死哀,身没名显。》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苏轼《题姜秀郎几间》全诗鉴赏

    暗麝著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

  • 欧阳修《吴学士石屏歌》全诗鉴赏

    晨光入林众鸟惊,腷膊群飞鸦乱鸣。穿林四散投空去,黄口巢中饥待哺。雌者下啄雄高盘,雄雌相呼飞复。还空林无人鸟声乐,古木参天枝屈蟠。下有怪石横树间,烟埋草没苔藓斑。借问此景谁图写,乃是吴家石屏者。虢工刳山

  • 岑参《优钵罗花歌》全诗赏析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吾窃悲阳关道路

  • 五味万殊, 而大同于美; 曲变虽众, 亦大同于和。

    名言: 五味万殊, 而大同于美; 曲变虽众, 亦大同于和。 注释: 五味: 指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 句意: 五味的味道很不相同, 但都是美味这一点是最大的共同之处; 音乐的变化很多, 但可以互

  • 穿古代衣服的学生古诗词展出(关于古代女装的古诗描写)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穿古代衣服的学生古诗词展出,内容包括关于古代女装的古诗描写,表演古诗词可以穿什么衣服,表演古诗词可以穿什么衣服。白居易《长恨歌》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