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和赏析 - 宋词三百首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和赏析 - 宋词三百首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塞下:边境要塞之地,此指西北边疆。衡阳:古代传说雁秋天南飞至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角:号角。嶂:直立如屏的山峰。长烟落日:化用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燕(yan)然:山名,在今蒙古境内。东汉窦宪曾北伐大破匈奴,在燕然山刻石纪功而归。勒:刻。羌管:羌笛。将军:作者自指。

【鉴赏】

宋仁宗康定、庆历年间,范仲淹节镇西北边塞。据说他守边时特作了渔家傲词数首,述边镇劳苦,现只存此一首。

上阕侧重写景,既富有边塞独特的风光色彩,又具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起句以“塞下”点明区域,以“秋来”点明季节,以“风景异”概括地写出边疆秋季和内地大相径庭的风光,尤一个“异”字,道出作者这位苏州人对西北边塞季节变换的敏感及惊异。次句写所在地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急飞,毫无留恋之意。“无留意”三字以遒劲的笔力透出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的荒凉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续写边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带有边地特色的一切声响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怆氛围,为下阕的抒情蓄势。接下来以“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些所见与前面所闻的“边声”、“号角声”结合起来,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而“孤城闭”又依稀透露出宋朝守军的力量薄弱,因而不得不一到傍晚就关闭城门的严峻形势。这就为下阕的抒情埋下伏笔。

下阕侧重抒情,抒写了抵御外患、建功立业的决心及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起句以“一杯”与“万里”形成了悬殊的对比,诉尽了杯酒难销的浓重乡愁。次句化用典故,表明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无从谈起,可是要取得胜利,以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谈何容易。“羌管悠悠霜满地”承上阕写夜景。深夜里传来悲凉抑扬的羌笛声,大地铺满冷霜。如此凄清寒夜,满腔爱国激情和浓重乡思的词人思潮翻滚,怎堪入眠,自然引出“人不寐”。结句由己及人,总收全词,道出了将军与征人共同的情愁: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却因战局长期无进展,又难免有思念家乡、牵挂亲人的复杂而矛盾的情绪。愁更难堪,情更凄切。

这首词通过作者亲身经历,摹边塞风光,抒爱国情思,首开边塞词之作。全词情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成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词的先声。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初见刘二十八郎中有感》全诗赏析

    欲话毗陵君反袂,欲言夏口我沾衣。谁知临老相逢日,悲叹声多语笑希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全诗赏析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常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青海长云

  • 曾子作品外一种——《孝经》原文译文对照

    曾子作品外一种——《孝经》原文译文对照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

  • 表达科学家的精神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表达科学家的精神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赞扬科学家具有奉献精神的诗句,形容科学家的诗词,形容科学精神诗句,名言警句,四字词语。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宋代词人柳永的《凤栖梧》译文: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2

  • 刘桢 ·鲁都赋

    昔大廷氏肇建厥居。少昊受命,亦都兹焉。山则连冈属岭,曀峡北。紫金扬晖于鸿崖,水精潜光乎云穴。岱宗邈其层秀,干气雾以高越。其木则赤桋、青松、文茎、蕙棠。洪干百围,高径穹皇。竹则填彼山垠,陔弥阪域。夏 攒

  • 韩愈《梨花下赠刘师命》全诗赏析

    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

  • 《古文观止·韩愈·讳辩》鉴赏

    古文观止·韩愈·讳辩① 愈与李贺书②,劝贺举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的野心和志向。上一句是“会当凌绝顶”,指的是要有信心冲破困境,追求卓越。下一句是“一览众山小”,意味着一旦达到顶峰,便会发现那些原本觉得高不可攀的众多山峰变得微不足道。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和追求,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目标,努力超越自我,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 白居易《鸟窠和尚赞》全诗赏析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 苏轼《虾蟆》全诗鉴赏

    睅目知谁瞋,皤腹空自胀。慎勿困蜈蚣,饥蛇不汝放。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