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老子·八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老子·八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②。

居善地③,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⑦。

〔注释〕 ①上善若水:河上公注:“上善之人,如水之性。”(老子道德经章句) ②几:接近、相似。 ③地:低卑的意思。 ④渊:深静的意思。 ⑤与:予,指和别人相交。 ⑥政:王弼本作“正”;“政”、“正”相通,故改为“政”,有行政的意思。 ⑦尤:过失。

〔鉴赏〕 本章老子以“水”喻“人道”,即如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所说:“水性几(近)于道同”。进而老子又认为,“道”的体现者——圣人,其言行之德应当类似于“水”之德,诸如像水一样处低卑洼地,像水一样湛静深沉,这样人才不会有过失。由此可见,本章反映了老子的人生态度。

在中国,除出现在禹贡、水经注、河渠书等典籍中的“水”,还保持着纯粹意义上的“水”外,不少典籍中出现的“水”已被赋予了人文精神,如战国策·西周策中讲到的“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的“水”,就被赋予了促使华夏统一的重要水文精神;而管子·水地则将“水”比作“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还将“水”与当时春秋七国的人文民性相联系,如“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

“水”在有些典籍中还被赋予了道德意义,如荀子·宥坐就讲到孔子观水时的着眼点:“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于是就有了“水德”的说法。

而老子则从水中引申“水德”,以赋圣德。苏辙老子解说:“水无所不利(万物);(水)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水)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渊也;(水)挹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仁也;(水)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水)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水)以载则浮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能也;(水)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时也。”

按照老子以“水德”赋圣德的原则,那么,人就必须兼有上述这些德行。但实际是不可能的,就是圣贤尧舜、孔孟也都无法做到这么完善。所以老子又从“道”体无为不争、处卑求存出发,强调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认为做到这一点,也算是得道之人,所以说“几于道”。

这“水”润万物而不争,与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同工异曲,人赋此德也必然能做到成其私、求其存。而唯独这要求人像“水”一样,避高趋下,往低处流却有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常理。然而,这恰恰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所在,老子认为人往高处走不一定是好事。对此近代曾国藩深有体会,他在给兄弟的信中讲到:“至阿兄忝窃高位,又窃虚名,时时有颠坠之虞。吾通阅古今人物,似此名位权势,能保全善终者极少。”(家书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二日致沅弟季弟)为了防止从高处颠坠,曾国藩在给兄弟的信中又讲到:“此后总从波平浪静处安身,莫从掀天揭地处着想。吾亦不甘为庸庸者,近来阅历万变,一味向平实处用功。非萎靡也,位太高,名太重,不如是,皆危道也。”(家书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二日)

由此退到汉代张良,也是在权势显赫之时自求封于“留侯”而隐退,这实际上是效仿上述“居善地”,“处众人之所恶”的“水德”道理。再联系到春秋时代老子本人,一生始终以卑职(周守藏室史)自处,并于衰乱之世出走函谷关,这不能不说是对“居善地”的最好注解。

那么,无权势名声显赫者,是否就无必要遵循这种“处众人之所恶”的“水德”?庄子认为,此“水德”带有普遍性,他以处卑不材之木反而得以生存的例子来喻说此理,进而用人世间地位低卑、受众人轻视的支离疏来说明“处众人之所恶”的反而能“无尤”。这是因为支离疏含垢有残,所以政府征兵、征税就找不上他,而放赈救济贫病却又必找上他,所以庄子说他不仅能养身,还能享尽天赋之年(庄子·人间世)。这当然是在于“处众人之所恶”而造成的。

在这意义上说,凡人不都可以从这“水德”中得到些启发吗?

猜你喜欢
  • 杜牧《过骊山作》全诗赏析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 《顾璘·礼义廉耻四箴有叙》原文注释与译文

    《顾璘·礼义廉耻四箴有叙》原文注释与译文 予

  • 古诗词名句500句电子版(古诗词500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名句500句电子版,内容包括古诗词500句,古诗词500句,求古语名句大全,或者电子书。古诗词经典500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 王勃《倬彼我系》全诗赏析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分疆锡社,派别支流。居卫仕宋,臣嬴相刘。乃武乃文,或公或侯。晋历崩坼,衣冠扰弊。粤自太原,播徂江澨。礼丧贤隐,时屯道闭。王室如毁,生人多殪。伊我有器,思逢其主。自东施西,择木开宇。

  • 《江南春暮寄家》

    此诗,只是将归家中,而先寄家书。一解,看他平用洛阳城、鱼口桥、剑水寺、镜湖亭四处地名,小儒见之,又谓不可;殊不知先生正是逐递纪程,逐日纪景。(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五) 【诗例】 江南春暮寄家

  • 杜甫《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全诗赏析

    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形骸元土木,舟楫复江湖。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雨洗平沙静,天衔阔岸纡。鸣螀随泛梗,别燕赴秋菰。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寂寥相喣沫,浩荡报恩珠。溟涨鲸波

  • 智囊《善言卷二十》译文与赏析

    善言卷二十善言卷二十 【原文】 唯口有枢,智则善转。孟不云乎:言近指远。组以精神,出之密微。不烦寸铁,谈笑解围。集《善言》。

  • 柳宗元《植灵寿木》全诗赏析

    白华照寒水,怡我适野情。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营。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丛萼中竞秀,分房外舒英。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

  • 学生写的冬天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学生写的冬天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生描写冬天的古诗,小学生课文中描写冬天的古诗,关于冬天的古诗大全300首。小学生描写冬天的古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

  • “晏子论和与同(外上·五)”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景公至自田 ① ,晏子侍于遄台,梁丘据造焉 ② 。 公曰:“维据与我和夫。” 晏子对曰:“据亦同也 ③ ,焉得为和?” 公曰:“和与同异乎?” 对曰:“异。和如羹焉 ④ ,水火醯醢盐梅 ⑤ ,以烹鱼肉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