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鉴赏】 别业,即别墅。终南别业,即辋川别墅。这首诗河岳英灵集题作入山寄城中故人,国秀集题作初至山中,可见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九年(742)诗人初居终南山时。 诗作抒发作者的闲适静幽之情,衬托对仕途生活的厌倦。首联说,过了中年,很喜欢修道养性,因此晚年就迁居到终南山脚下。次联,具体描绘他的闲适生活:兴致来时常常独自出游,这种乐趣(胜事)只有自己知道。什么乐事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沿着溪流散步,一直到泉水尽处,坐在石头上看山中云起。这一联是作者的名句,对偶工稳,两句一贯而下,是高超的流水对。黄庭坚云: “余顷年登山临水,未尝不读摩诘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故知此老胸次有泉石膏肓之疾。” (苕溪渔隐丛话)末联继续叙述:或者偶然在树林中遇到一二老年人,在一起谈谈笑笑,忘记了回家。 全诗自始至终描绘作者的闲适生活,写得淋漓尽致,但其对仕途的厌倦之情尽在不言中。宋苏庠云: “此诗造境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 (同上书)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则云: “此等作律诗则体格极高。”言之成理。
-
多士第十六多士第十六 【原文】 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惟三月[926],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若曰:
-
《词林正韵》 回眸簪发相思靥,彼我空守物。 灯夜何有蜂儿,可怜花不迭。 来因夙知怅别,倦了迟留叶。 天水好个凄寒,结心春冷月。
-
作者: 楼适夷 【原文】: 窗外,下着雨。这样滂沱的
-
【题 解】晏殊一生志得意满,无忧无虑,但锦衣玉食的生活填补不了他精神上的空虚,所以
-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贞观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天下愚人者多,智人者少,智者不肯为恶,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 ① 。’凡养稂莠 ② 者伤禾稼,惠奸宄者
-
为问游春侣,春情何处寻。花含欲语意,草有斗生心。雨频催发色,云轻不作阴。纵令无月夜,芳兴暗中深。
-
古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文·向秀·思旧赋并序 余
-
青松生而直,绳墨易为功。良玉有天质,少力磨与◇。子诚怀美材,但未遭良工。养育既坚好,英华充厥中。於谁以成之,孟韩荀暨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