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不教胡马度阴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昌龄的诗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不教胡马度阴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昌龄的诗句

【诗句】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处】唐·王昌龄出塞。【意思】假若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还在,边军有着杰出的统帅,必教胡马不敢南侵,定使阴山固若金汤。【全诗】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 ①但使:只要。②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人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 “飞将军”。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今内蒙古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题解】 这是一首边塞诗歌中的名篇,主要内容是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具体含义历来争议颇多,明代李攀龙、清代沈德潜都有自己的见解。此句以互文的形式歌咏边塞的天地,依然是可爱的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可至今依旧战事频仍。二句写征人未还,也有穿越时空的历史感,诗人所看到的,不是一时一地的出塞将士远去不回,而是千百年来,绵延不断的热血男儿悲壮而惨烈的出征场面。有了第一句的时间背景,第二句诗词也就有了更加深厚的历史沧桑感。三四句借用汉时“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写出普通老百姓对于良将的渴求,表达了人民希望过太平生活的共同心愿。 全诗以浑厚的气势,唱出雄壮豁达的主旨,气韵流畅,一气呵成,千百年来一直备受推崇。明人李攀龙曾誉之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为过。【诗大意】 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依旧,战火连绵,已历经千载;至今边烽仍未熄灭,万里征战的将士还未归来。假若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还在,边军有着杰出的统帅,必教胡马不敢南侵,定使阴山固若金汤。【赏析】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 之作。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 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 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 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 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 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 凡的。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 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 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 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 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 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 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乐府诗集·横吹曲 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 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 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 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 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 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 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 的限定词。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 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 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 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 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 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 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 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 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 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 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 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猜你喜欢
  • 《韩愈·毛颖传》文章鉴赏

    《毛颖传》是一篇诙谐戏谑的寓言文章,被后世赞为“千古奇文”。在这篇以史书列记传体写成的文章里,韩愈用拟人的手法为毛笔写了传记。

  • 《俾之自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俾之自新【原典】杜正献公衍①尝曰:“今之在上者,多擿(tī)②发下位小节,是诚不恕③也。衍知兖州④时,州县官有累重⑤而素贫者,以公

  • 《狂歌·陆游》原文与赏析

    陆游少年虽狂犹有限,遇酒时能傲忧患。即今狂处不待酒, 混混长歌老岩涧。拂衣即与世俗

  • 写有米家船的古诗词(写乌篷船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有米家船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写乌篷船的诗句,描写船的古诗,描写船的诗句。篷声夜滴松江雨,菱叶秋传镜水风.唐 温庭筠 【寄湘阴阎少府乞钓轮子】 钓轮形与月轮同,独茧和烟影似空.若向三湘逢雁信,莫辞千里寄渔翁.篷

  • 《頍弁》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出处】唐李颀《 古从军行 》。 【意思】白天登上高山,去瞭望报警的烽火;傍晚时在交河岸边,饮我们的战马。 【全诗】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

  • 《[中吕]红绣鞋·阅世·[元]宋方壶》原文与赏析

    [元]宋方壶短命的偏逢薄幸,老成的偏遇真成,无情的休想遇多情。懵懂的怜瞌睡,鹘伶的惜

  • (秦 牧)《土地》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秦 牧土地》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秦 牧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也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

  • 韦应物《游南斋》全诗赏析

    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

  • 《临江仙·谁道东阳都瘦损赏析》

    词的上片,描绘友人仙人般的容貌和超尘脱俗之气质。“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以历史人物喻之。词人以发问的口气,认为不宜一概而论历史人物。“谁道”二字,排除了独见。随即暗示着:沈东阳式的词人只因求官而累瘦了身体,而王东阳式的友道不为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