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徐宏祖《黄果树瀑布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徐宏祖《黄果树瀑布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徐宏祖黄果树瀑布记

徐宏祖

二十三日,雇短夫遵大道南行。二里,从陇头东望双明西岩,其下犹透明而东也。洞中水西出流壑中,从大道下复西入山麓,再透再入,凡三穿岩腹,而后注于大溪。盖是中洼壑,皆四面山环,水必透穴也。又南逾阜,四升降,共四里,有堡在南山岭头。路从北岭转而西下,又二里,有草坊当路,路左有茅铺一家。又西下,升陟陇壑,共七里,得聚落一坞,曰白水铺,已为中火铺矣。

又西二里,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复逾阜下,半里,遂临其下流,随之汤汤西去; 还望东北悬流,恨不能一抵其下。担夫曰: “是为白水河。前有悬坠处,比此更深。”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慊慊,随流半里,有巨石桥架水上,是为白虹桥。其桥南北横跨,下辟三门,而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白水之名不诬矣。渡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亏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境至矣。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 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但从其上侧身下瞰,不免神悚。而担夫曰:“前有望水亭可憩也。”瞻其亭,犹在对崖之上,遂从其侧西南下,复度峡南上,共一里余,跻西崖之巅。其亭乃覆茅所为,盖昔望水亭旧址,今以按君道经,恐其停眺,故编茅为之耳。其处正面揖飞流,奔腾喷薄之状,令人可望而不可即也。停憩久之,从亭南西转,涧乃环山转峡东南去,路乃循崖石级西南下。

黄果树瀑布记是三百五十年前,明崇祯十一年 (1638),农历4月23日,徐宏祖经过贵州省 (今镇宁县境) 黄果树瀑布时所写的一篇日记的上半段,并不是专写的游记。但是徐宏祖的旅游日记,后人已整理编辑出版了徐霞客游记。这部游记不仅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同时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可以说是继陆游入蜀记之后,又一部优美的日记体游记散文集。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西部高原的镇宁县境内,它是白水河落差形成的,高68米,宽81米,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现在是国家级的旅游胜地。但是,徐宏祖当年过此地时,尚无黄果树之名。但是他对景观的描述,与现在的黄果树瀑布十分吻合。

徐宏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 (今江苏江阴) 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在强大的农民起义打击下,由没落走向崩溃的前夕。但是当时的商业、手工业已相当发达。由于生产的发展要求思想的解放,那种重试验、重考察的科学精神开始兴起。先进人物纷纷从各个方面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如比徐宏祖稍前的李时珍,稍后的王夫之等,他们反对事空谈、不务实学的程朱理学,提出重现实、明是非、经世致用的主张。徐宏祖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他自幼“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每私覆经书下潜玩,神栩栩动。” (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 他虽也顺应时俗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失败之后,就决心挣脱科举的枷锁,埋头于他感兴趣的古今史籍,舆地图经之中,向往于“问奇于名山大川”的生活。他自22岁时开始出游,三十多年间,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粤闽,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当时的十四省,即现在的苏、浙、鲁、冀、晋、陕、豫、皖、赣、闽、粤、湘、鄂、桂、黔、滇十六个省区和京津沪等地。他于崇祯十一年 (1638) 农历3月 17日,由广西进入贵州南边门户独山县,由于一律步行,直到4月23日始到黄果树。他的旅游终点是云南丽江,55岁那年身患重病,丽江守派人将其护送返乡,第二年就去世了。

徐霞客游记开辟了我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自然,系统地观察、描述自然的方向,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岩石、洞壑、瀑布、温泉的搜奇剔胜; 从动植物生态品种的比较到矿产、手工业、居民点、物价的记录; 从民情风俗的观察到民族关系、边陲防务的关注,范围之广,鲜明地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先进人物注重实际,迫切需要了解自然、研究社会的强烈愿望。

游记所保存的关于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广泛而深入的记述,尤其具有科学价值。它不仅描述瑰丽的雄奇景观,而且分析其成因,考察其方位,研究其结构。徐宏祖目测和步测的准确性和现代测量的数据十分接近。比起十九世纪中,德国地理学家瑙曼对特异的喀斯特地貌 (即岩溶地貌) 进行系统的分类来,远远走在前面。游记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岩溶地貌的科学文献。

再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徐宏祖的 游记,人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钱谦益称之为“世界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奚又溥则说徐霞客“其笔意似子厚,其叙事类龙门。”我国游记文学的名家不少,如柳宗元范成大、陆游、苏轼……等,佳作名篇极为丰富,但是以旅之专,行程之长,篇幅之巨和内容的多姿多彩,徐宏祖的 游记是无与伦比的。当我们随着他的笔触而神游时,那雄奇瑰丽的万里河山,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长卷,令人眼花缭乱,心驰神往。

徐宏祖有惊人的毅力和蓬勃的乐观精神,他那一往无前的意志,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三次遇盗、四次绝粮都满不在乎。如他在湘江遇盗,行囊被洗劫一空,又借贷无门,面对漫长的旅程和不如归去的劝说,他的答复是“不欲变余去志”,“吾荷一锸来,何处不可埋吾骨耶!”他爬山,望险而趋,必登群峰之巅; 探洞,觅奥而逐,务达幽穴之邃。他顽强地探索,“衣碍而解衣,杖碍而弃杖。穿棘则身如蜂蝶,缘崖则形共猿鼯。”由于他艰苦卓绝的实践,所以结出了丰硕的科学和文学之果。

一篇好的游记,如展示一幅画卷,让读者有“江山如此多娇”之感,从而激起热爱祖国之情。此外或显示时代的影子和袒露作者的灵魂,或借助山水发表议论,阐述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或熔文学与科学于一炉。当然,不是每一篇游记都能全备以上的内容。徐宏祖游记的特点和风格是什么呢? 最主要的是真实,他不假矫饰,不事雕琢。其次是山水之余,反映了历史的社会状况和大胆提出自己与前人不同的见解,并把它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有关黄果树瀑布的游记,因为只是一篇日记的上半段,因此,不能像一些完整的游记那样去要求它,我们可以由真实性和表现的技巧来赏析它。

这段日记,事实上是从“担夫曰:‘是为白水河,前有悬坠处,比此更深”以后,才是对黄果树瀑布的描述。之前,是自双明洞出发,对白水河上游的描述。在此一段路程中,也遇到瀑布,这与我们今天掌握的情况是相符的。因为黄果树瀑布只是当地瀑布群的最大者,其上下游还有一些小瀑布。

首先,我们看这篇游记的真实性。徐宏祖所历景观,如道路、河流、山脉的去向,无不详细记载。这篇游记中如:“遵大道南行”、“望双明西岩”、“犹透明而东也”、“洞中水西出……”、“从大道下复西入山麓”、“又南逾阜”、“有堡在南山岭巅,路从北岭转而西下”,“路左有茅铺一家,又西下”,“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随之汤汤西去,还望东北悬流”、“其桥南北横跨”、“渡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透陇隙南望”、“遂从其侧西南下”、“复度峡南上”、“跻西崖之巅”、“从亭西南转,涧乃环山转峡东南去”,一篇不长的日记之半,对景物的方向定位,竟达十七处之多。另外里程、距离在这篇游记中也有详细记载,如“又西二里”、“共七里”等等,当然他当时是采取目测、步量的方法,但是由于他旅游时间之长,地域之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所测数据是接近准确的。由他对方位、距离、里程的详细记载,可以看出他认真求实,丝毫不苟的态度。

其次,这篇游记的条理性是很强的,由于它有详细的方位、距离,我们可以根据它画出一张路线图出来,读者可以随其路线神游,并不感到枯燥和紊乱,而是井井有条,逐步深入。由于对上游的瀑布也有描述,更突出了黄果树大瀑布的宏伟壮观。当读者看到前半段“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岩而下……”时,没有去过黄果树瀑布的人,认为那就是黄果树瀑布了,其实黄果树瀑布是在白虹桥之下,其雄伟之貌,又大大升级了。

第三,徐宏祖文笔清新而简练,对瀑布和景物的描述,想象力极为丰富,既真实而又不落他人窠臼。如他描写瀑布之倾泻,用了一个“捣”字,“则路左一溪悬捣”,“捣入重渊”,表现了瀑布冲下之力度,读者会联想到以此发电,岂不妙哉。他对白水河的描写,“而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白水之名不诬矣。”因河底时有乱石阻水,激起雪白浪花,真实。而满溪如白鹭群飞,想象妙极。再如他把瀑布顶之岩石比如莲叶下覆,也非常形象,因岩石千百年来被水冲击,已无棱角,圆滑确如覆盖之莲叶。至于“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这就是对今天瀑布后面水帘洞的描写了。此外他对瀑布的描写有不少佳句,如“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等等,既形象真实而又不令人有陈词旧腔之感。总之,黄果树瀑布是一篇优美的游记,逗引读者做亲历一游之想。


猜你喜欢
  • 文艺的古诗词名句(文艺古诗词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文艺的古诗词名句,内容包括文艺古诗词诗句,文学的古诗文或名句,写很多关于文艺的诗或诗句,。卜算子 -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纳兰

  • 苏轼《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全诗鉴赏

    只知楚越为天涯,不知肝胆非一家。此身如线自萦绕,左旋右转随缫车。误抛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欲従稚川隐罗浮,先与灵运开永嘉。首参虞舜款韶石,次谒六祖登南华。仙山一见五色羽,雪树两摘南枝花。赤鱼白蟹

  •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鉴赏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萍[注]洲。 注:萍为草头加频同样写闺思,却以记事领起,紧扣一个“望

  • 《摊破浣溪沙·林下荒苔道韫家》解读赏析

    摊破浣溪沙纳兰容若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说处,数归鸦。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 韦应物《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全诗赏析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 韦应物《对芳尊》全诗赏析

    对芳尊,醉来百事何足论。遥见青山始一醒,欲著接蓠还复昏。

  • 苏轼《朝云》全诗鉴赏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 《访落》情诗三百首赏析

    访落 作者: 崔天鹏 【本书体例】

  • 《月赋》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陈王初丧应、刘 ① ,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 ② ,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 ③ 寒山,弭盖秋阪 ④ 。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 ⑤ ,北陆南躔 ⑥ ;白露暧

  • “洋相”的意思,出处,故事

    最初是指“洋人的相貌”。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个名叫库茨佐夫的洋人来到中国,他声称要游遍中华神州,一展“宏图大愿”。但他恨不得将中国所有的财富掠为己有,将中国的田地变成自己的庄园,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吞进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