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全诗赏析
李舟名父子,清峻流辈伯。人间好少年,不必须白晰。
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十九授校书,二十声辉赫。
众中每一见,使我潜动魄。自恐二男儿,辛勤养无益。
乾元元年春,万姓始安宅。舟也衣彩衣,告我欲远适。
倚门固有望,敛衽就行役。南登吟白华,已见楚山碧。
蔼蔼咸阳都,冠盖日云积。何时太夫人,堂上会亲戚。
汝翁草明光,天子正前席。归期岂烂漫,别意终感激。
顾我蓬屋姿,谬通金闺籍。小来习性懒,晚节慵转剧。
每愁悔吝作,如觉天地窄。羡君齿发新,行己能夕惕。
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回身视绿野,惨澹如荒泽。
老雁春忍饥,哀号待枯麦。时哉高飞燕,绚练新羽翮。
长云湿褒斜,汉水饶巨石。无令轩车迟,衰疾悲夙昔。
作品赏析
【鹤注】此是乾元元年春在谏省作。【朱注】唐书·宗室世系表:舟字公受,虔州刺曳、陇西县男。父岑,水部郎中、眉州刺史。旧书:梁崇义逆命,命金部员外李舟谕旨以安。柳宗元石表先友记:李舟,陇州人,有文学俊辩,高志气,以尚书郎使危疑反侧者再,不辱命。被谗妒,出为刺史,废痼卒。杜诗凡题中纪韵者,皆系排律。此篇乃五古,不当纪韵,疑属刊误。代北有豪鹰①,生子毛尽赤②。渥洼骐骥儿③,尤异是虎脊④。李舟名父子⑤,清峻流辈伯⑥。人间好少年,不必须白皙⑦。十五富文史⑧,十八足宾客。十九授校书,二十声辉赫⑨。众中每一见,使我潜动魄⑩。自恐二男儿,辛勤养无益(11)。
(首叙校书才望出众,从父说到其子。【卢注】李舟于德宗朝奉使诣刘文喜,陈以祸福,帐下杀文喜以降。又奉使诣梁崇义,谕旨安之,劝崇义入朝,言颇切直。观公此诗,知少年时便已杰出矣。二男,公子宗文、宗武也。)
①国策;代三十六县。汉书:雁门、代郡,皆晋地也。今为代州。②魏彦深鹰赋:“白如散花,赤如点血。”③史记:田光谓燕太子丹曰:“臣闻骐骥壮盛之时,一日千里。”④天马歌:“虎脊两,化若鬼。”⑤汉·萧育传:王凤以育名父子,除为功曹。言育为名父之子也。⑥魏志·常林传:林节操清峻。沈约奏弹:“玷辱流辈。”⑦陌上桑:“为人洁白皙。”⑧萧琛诗:“文中更区分。”古乐府:“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此四语所本。又后汉人为焦仲卿妻诗:“十三能织绮,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亦四语叠叙。⑨洛阳伽蓝记:“炎光辉赫,独绝世表。”⑩钟嵘诗品:“陆机所拟十四首,惊心动魄。”(11)抱朴子:“怀损命之辛勤。”
乾元元年春①,万姓始安宅②。舟也衣彩衣③,告我欲远适。倚门固有望④,敛衽就行役⑤。南登吟白华⑥,已见楚山碧⑦。蔼蔼咸阳都⑧,冠盖日云积⑨。何时太夫人,堂上会亲戚。汝翁草明光⑩,天子正前席(11)。归期岂烂漫(12),别意终感激(13)。
(此送别而记其孝思,从母说及其父。舟父向为眉州刺史,天宝之乱必寓家于此,故其母倚门而望。楚山,母在之处。咸阳,迎母还京。岂烂漫,归时不远。终感激,不忍离父也。)
①肃宗纪:乾元元年二月丁未,大赦,免陷贼诸州三岁税,天下非租庸,无辄役使。②诗:“其究安宅。”③列士传:老莱子行年七十,作婴儿娱亲,著五采■烂衣。困学纪闻:曹植灵芝篇:“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欷欷泪沾巾。”今人但知老莱子,而不知伯瑜耳。④后汉书:薛包事母孝,出入有时,至期,母必倚门望之,包必至矣。略与王孙贾同。⑤魏都赋:“敛衽魏阙。”出行皆谓之行役,如公还成都,自云“他乡复行役”,不必奉使者称行役也。诗:“予季行役。”⑥刘庭芝诗:“南登汉月孤。”诗序:“白华,孝子之洁白也。”束皙补亡诗:“白华朱萼,被于幽薄。粲粲门子,如磨如错。终晨三省,匪惰其格。”⑦史记·秦纪:楚自汉中,南有巴黔,惠文王十三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据此,则蜀汉本属楚地,故云“楚山碧”。宋武帝诗:“楚山带旧苑。”⑧左思诗:“蔼蔼东都门,群公饯二疏。”咸阳,乃长安所都。⑨孝文帝纪:“冠盖相望,结辙于道。”汉书:列侯妻,称夫人。列侯子复为列侯,称太夫人。⑩三秦记: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宫,内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金■玉阶,昼夜光明。汉官仪:尚书直宿建礼门,奏事光明殿下,下笔为诏策,出言为诰令。(11)贾谊传:上从宣室至夜半,文帝前席。(12)庄子:“性命烂漫矣。”琴赋:“留连漫烂。”(13)孙万寿诗:“别意凄无已。”
顾我蓬屋资①,谬通金闺籍。小来习性懒②,晚节慵转剧③。每愁悔吝作④,如觉天地窄⑤。羡君齿发新⑥,行己能夕惕⑦。临歧意颇切⑧,对酒不能吃⑨。
(此临别而自伤衰老。通籍,时为拾遗也。悔吝,抗疏蒙谴也。前云意感激,指李言。此云意颇切,公自言。)
①顾,念也。抱朴子:“窜绳枢之蓬屋。”②梁吴均诗:“小来重意气。”书:“习与性成。”③慵,懒也。剧,甚也。④易大传:“悔吝者,忧虞之象也。”⑤天地窄,犹诗言高厚跼蹐。⑥缪袭诗:“齿发行当堕。”⑦论语:“行己有耻。”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⑧阴铿诗:“临岐悯圣情。”⑨李陵别苏武诗:“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回身视绿野①,惨澹如荒泽②。老雁春忍饥,哀号待枯麦③。时哉高飞燕④。绚练新羽翮⑤。长云湿褒斜⑥,汉水饶巨石⑦。无令轩车迟⑧,衰疾悲宿昔⑨。
(此惜别而兼叙情景。回身,李去而回顾也。长安乱后,故野如荒泽。雁饥,自叹其贫。燕飞,李行之壮。褒斜,汉中所经之地。末二,嘱其早还以慰己也。此章,前二段各十六句,后二段各十句。)
①萧子范诗:“回身隐日扇。”谢灵运诗:“春晚绿野秀。”②世说:道壹道人曰:“先集其惨澹。”八泽、八荒,见淮南子。③诗:“鸿雁于飞,集于中泽。”“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桓帝时童谣:“大麦青青小麦枯。”④诗:“有鸟高飞。”⑤赭白马赋:“别辈超群,绚练敻绝。”注:“绚练,疾也。”何逊诗:“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⑥芜城赋:“晬若断岸,矗似长云。”后汉·顺帝纪:罢子午道,通褒斜路。注:褒斜,汉中谷名。南谷曰褒,北谷曰斜,首尾七百里。汉水亦在汉中。何仲默三秦志:自秦入蜀,有三谷:西南曰褒谷。南曰骆谷,从洋入。东南曰斜谷,从郿入。其所从皆殊。⑦兴元府为汉中郡。汉水出嘉州。江赋:“巨石硉矹以前却。”⑧古诗:“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⑨张华诗:“衰疾近殆辱。”徐于诗:“宿昔当离别。”王嗣奭曰:此明是一篇送人序,韵而为诗,语皆工炼。而气独流畅。
黄常明诗话:数物以个,谓食为吃,字近鄙俗,独杜屡用。如“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却绕井栏添个个”。又如“楼头吃酒楼下卧”,“但使残年饱吃饭”,“梅实许同朱老吃”,送李校书云“临歧意颇切,对酒不能吃。”盖篇中大概奇特,不妨映带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山前风雨欲黄昏。山头来去雪。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
柳子厚零陵郡复乳穴记 石钟乳,饵之最良者也,楚、越之山多产焉,于连、于韶者,独名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作品赏析【注释】:“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
-
【名句】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注释与译文]因为失恋,心情苦闷,从此再美的夜景也不爱,任凭它明月西下也无心赏玩了。 参考文献 (唐)李益《写情》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岐王的宅邸平常见过很多次,我几度闻到崔九的香炉前。江南的景色十分美丽,特别是在落花的时节,这时候又遇到了君王。上一句是描写岐王宅邸的寻常景致,下一句是说明君王出现的时机恰好在落花的季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的自然景色和君王的向往和欣喜之情。
-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
-
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败蒲翻覆卧,破言偃??H翱兔叻缰瘢?ふ????;赝吠蚴麓恚?孕?跏ο汀C罴?嗄蜒埃?壬郊?覆恪B曳迓蓣俪觯??д笤票馈4胍庠????劭沼?噬?D?塘窒乱猓?绽咸竞卧?V煅?仆肀
-
战地何昏昏。战士如群蚁。气重日轮红。血染蓬蒿紫。乌乌衔人肉。食闷飞不起。昨日城上人。今日城下鬼。旗色如罗星。鼙声殊未已。妾家夫与儿。俱在鼙声里。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愁有几种意思,内容包括诗中带有“愁”意思的古诗有什么,诗中带有愁意思的古诗,古诗词中“哀”和“愁”有什么区别。1. 《春愁》清代 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2.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代 李白弃我
-
王月山此作即由秋思写起,由清秋之景而滋生孤寂之感,由孤寂而顿起怀远之情。 这首词的构思、语言和声调都很精致,时有佳句,令人称赏。就其语言风格而言,颇近周邦彦之作。宋代词坛,周邦彦以词句工丽、音律精严、章法多变著称于时。王月山此作也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