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全诗赏析
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
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
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
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作品赏析
【卢注】时二十四舅赴任青城,十一舅与之同往也。前是奉酬之作,此是奉送之作。一统志:东楼,在保宁府治南嘉陵江上,唐杜甫有诗。曾城有高楼①,制古丹雘存②。迢迢百余尺③,豁达开四门④。虽有车马客⑤,而无人世喧。游目俯大江⑥,列筵慰别魂⑦。
(首记东楼别筵。)
①淮南子:昆仑之山,有层城九重。古诗,“西北有高楼。”②书:“惟其涂丹雘。”丹,朱色。雘,采色。各涂以胶漆也。③西京赋:“迢迢以亭亭。”古诗:“双阙百余尺。”④景福殿赋:“开南端之豁达。”书:“辟四门。”⑤陶潜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⑥仪礼注:游目,所视广也。⑦谢灵运诗:“得以慰别魂。”
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①。天寒鸟兽伏,霜露在草根②。今我送舅氏③万感集清樽④。岂伊山川间⑤,回首盗贼繁。
(此叙临别情景。冬时物皆休息,(,) 而已独浪迹他乡,所以增感。山川二句,伤长安乱离也。)
①颜色昏,谓黯淡无光。雪赋:“岁将暮,时既昏。”②沈约诗:“草根积霜露。”③诗:“我送舅氏,至于渭阳。”④谢灵运诗:“万感盈朝昏。”⑤穆天子传:王母歌曰:“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①。临风欲恸哭②,声出已复吞。
(末又兼怀青城舅氏。前奉命而任青城者,实以贤劳之故,今舅氏复往,益觉孤危矣,故伤心而欲哭。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谢灵运诗:“坼岸屡崩奔。”山下堕曰崩,水急流曰奔。此比行役之匆遽。②李陵答苏武书:“临风怀想,能不依依。”晋书:阮籍车辙所穷。每恸哭而返。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宋玉临江宅,墙低不碍窥。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全诗十二句,前六句写景状物,后六句议理抒情。前六句,勾勒出一个生动感人的偿冤报仇的小鸟形象。前四句,从正面破题。虽未直接点破“精卫”二字,但“偿冤”一词已暗示之。“山石细”、“海波平”二词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了“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五六两句描写了精卫填海的失败。特别是用“抱寸诚”、“衔细石
-
李梦阳 不随群草出,能后百花荣。 气为凌秋健,香缘饮露清。 细开宜避世,独立每含情。 可道蓬蒿地,东篱万代名。 自古以来,写菊之作往往都是借物言志抒情之笔。而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所写《菊花》却另有平白清朴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阅读策略的探究,内容包括古诗文阅读方法及途径的研究,古诗文阅读教学问题和对策,古诗文阅读教学问题和对策。古诗文诵读教学创新途径实践研究 摘要:古诗文诵读教学是现今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探索一种方法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习古诗文势在必行,本文
-
《肉蒲团》是明代作家兰陵笑笑生创作的一部小说,被认为是明清小说中最具争议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唐代男子邱兰成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在性爱方面的冒险故事。故事中的情节与其他小说相比较为开放和露骨,描述了丰富而多样的性行为。
这部小说被认为是明清时期性爱文学的代表作,注重描绘了男性性欲的激发和满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生动,情节跌宕起伏。
然而,《
-
《春望》 年代:唐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品赏析 【注解】:
-
夏桀群臣歌二则 作者: 党天正 【本书体例】
-
诗歌首联,感慨人生道路多而漫长,天下之大,不知何时才能与堂兄再次相见。表达了与从兄分别后不知何处能相逢的伤感。 第二联希望珍惜时间,千万不要虚度,不然头发花白也难再相见,表达了岁月不等人,与从兄不知何时能相逢的伤感。这两句长于比拟,
-
十三时态有三,不定终身 【原文】 前者恒态,又有时态。方有对谈(1),神忽他往(2);众方称言(3),此独冷笑;探险难近,不足与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