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客亭》全诗赏析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作品赏析
此与前章,乃同时所作。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圣朝无弃物①,..衰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此从夜说至旦。上四,客亭之景。下四,客亭之情。杜臆:曙色、高风,即谚语日高风也。三四,写客途晓景如画。【顾注】孟浩然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敌人疏。”此云:“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语相似,而意更含蓄。老病余生,尚有多少事在,即昌黎所谓奔走于衣食也。)
①老子:“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物。”杨慎曰:谢灵运诗“晓闻夕飚急”,夜风达旦也。“晚见朝日暾”,倒景反照也。二语甚有变互,乍读似乎费解。杜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言风从夕起也。又云:“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言至晓犹风也。孟郊诗云:“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驻夕景,深谷夜光明。”言落日回照也。此皆从谢诗翻出。
刘攽贡父曰:人多取佳句为句图,特小巧美丽可喜,皆指咏风景,影似百物者耳,不得见雄才远思之人也。梅圣俞爱严维诗曰:“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固美矣。细较之,夕阳迟,则系花,春水漫,何须柳耶?工部诗云:“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此可无瑕颣,又曰:“萧条九州内,人少豺虎多。人少慎莫投,多虎信所过。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此等句,其含蓄深远。不可模仿。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道教典籍,又名《政和道藏》、《万寿道藏》。以藏书宫观或刊刻年代得名。是宋代重修的《道藏》。黄裳监工雕
-
五妈的嘴并不是豁嘴、兔唇或缺了几颗牙齿,是她说话时常把不住调门,弄出不少事端。为此,五妈没少挨五叔的拳头。五叔的拳头砸下去之后,五
-
此词题为《春晚》,实写“闺情”。“春晚”之时,深闺女性自有难以明言的复杂情怀,但作者并非女性,没有高超的水平,对于那种连作者本人都难以明言的情怀是不可能写得生动感人的。 读完全词,就知道作者并未让那位闺中人吐露情怀,而是通过精细的观
-
野菊花是似菊而小的黄色小花,与菊花相比,它并不太引人注目。但诗人却给了它诗情画意,让它在诗坛上占一席之位。 诗的前半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写。“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所
-
石榴枝上花千朵,荷叶杯中酒十分。满院弟兄皆痛饮,就中大户不如君。
-
作者: 韩宗敏
-
“荒诞派戏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一部戏剧力作,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1961年上演。 这部戏剧是两幕剧。第一幕描写的是:刺
-
孙道荣·倒木是森林的另一种姿势孙道荣往长白山地下森林的游步道两旁,参天的丛林之中,横七竖八散布着一棵棵倒下的大树。这些曾经挺拔高大
-
多病欣依有道邦,南塘宴起想秋江。卷帘飞燕还拂水,开户暗虫犹打窗。更阅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谁人为报故交道,莫惜鲤鱼时一双。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全诗如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敬亭山的深深敬仰之情。上一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暗示了所有鸟儿都飞离了,只剩下一片孤独的云彩,与敬亭山成为彼此的伴侣,做伴而去。下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则说明了作者和敬亭山之间的默契和互相欣赏之情,无论何时何地,作者都不会对敬亭山感到厌烦。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珍视之情,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启示人们要像孤云和敬亭山一样,保持坚定的内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