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杜甫

杜甫《房兵曹胡马诗》全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杜甫《房兵曹胡马诗》全诗赏析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作品赏析

★浦评:此与画鹰诗,自是年少气盛时作,都为自己写照。前半先写其格力不
★①齐民要术:“马耳欲小而锐,状如斩竹筒。”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吗?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南朝宋人宗炳的画山水序认为通过写形传神而达于“畅神”的道理。如果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畅神”,即传达作者的情志,那么再酷肖也是无生命的。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前人讲“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泳履园谈诗),这个要求杜甫是做到了。  
(黄宝华)
-----------------------------------------------
【鹤注】房兵曹,未详何人。以旧次先后,当在开元二十八九年间。【朱注】唐书:诸卫府州,各有兵曹参军事。

  胡马大宛名①,锋稜瘦骨成②。竹批双耳峻③,风入四蹄轻④。所向无空阔⑤,真堪托死生⑥。骁腾有如此⑦,万里可横行⑧。

  黄生曰,上半写马之状,下半赞马之才,结归房君,此作者诗法。张耒曰:马以神气清劲为佳,不在多肉。故云“锋稜瘦骨成”。无空阔,能越涧注坡。托死生,可临危脱险。下句蒙上,是走马对法。张綖曰: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而形容痛快,凡笔望一字不可得。
①李陵书:“胡马奔走。”史记:“初,天子得乌孙马,号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②马援铸铜马,奏曰:“臣既备数家骨法。”③贾思勰齐民要术,“马耳欲小而锐,状如斩竹筒。”【黄注】“批竹,即马经削筒。批,削也。”【卢注】“太宗叙十骥,耳根尖锐,杉竹难方。”“竹批双耳峻”本此。拾遗记:“曹洪乘白马,耳中生风,足不践地。”“风入四蹄轻”本此,楚辞·九怀:“骥垂两耳。”④刘义恭白马赋:“竦身轻足。”沈骢期骢马诗:“四蹄碧玉片,双眼黄金瞳。”⑤何晏韩白论:“白起为将,所向无前。”张九龄诗:“转逢空阔处”。⑥孙子:“死生之地。”东观汉记:吴汉伐蜀,战败堕水,缘马尾得出。江表传:孙权征合肥,乘骏马上津桥,桥见彻,丈余无板。权跃马超之,得免。蜀志:刘先主的卢一跃三丈,过檀溪,免刘表之追。晋书:刘牢之马跃五丈涧。脱慕容垂之逼。此皆能越空阔而托死生者。⑦赭白马赋:“料武艺,品骁腾。”言骁勇飞腾也。⑧庄子:穆王驾八马之乘,一日行万里。杨素诗:“横行万里外。”赵汸曰:前辈言咏物诗戒粘皮着骨。公此诗,前言胡马骨相之异,后言其骁腾无比,而词语矫健豪纵,飞行万里之势,如在目中,所谓索之于骊黄北牡之外者。区区模写体贴以为咏物者,何足语此。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猜你喜欢
  • 千家诗五律《杜甫·春宿左省》诗词赏析

    诗歌描写了诗人门下省值夜班时从傍晚到深夜直至清晨的见闻感受,表现了诗人的小心谨慎、忠于职守与兴奋不已。

  • 辛弃疾《眼儿媚》全诗鉴赏

    烟花丛里不宜他。绝似好人家。淡妆娇面,轻注朱唇,一朵梅花。相逢比著年时节,顾意又争些。来朝去也,莫因别个,忘了人咱。

  • 《院中独坐赏析》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何处它年寄此生”,来自于诗人凄楚的内心深处。他在经历

  • 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

  • 《桂枝香·吹箫人去赏析》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桂枝香·吹箫人

  • 久保诚信,两绝猜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久保诚信,两绝猜嫌。》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桃夭》原文与鉴赏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 《和道士闺情诗启》原文|翻译|赏析

    宾王启:学士袁庆隆奉宣教旨,垂示《闺情诗》并序〔2〕。跪发珠韬,伏膺玉札。类西秦之

  • 明清小说之《海上花列传》内容解读与赏析

    韩邦庆 《海上花列传》是清末韩邦庆(1856—1894)所著的长篇小说,共六十四回。邦庆字子云,松江(今属上海市)人。长期旅居上海,曾任职于申报馆,为报社撰写评论。《海上花列传》最初是在一种小型期刊《

  • 张九龄《奉和圣制喜雨》全诗赏析

    艰我稼穑,载育载亭。随物应之,曷圣与灵。谓我何凭,惟德之馨。谁云天远,以诚必至。太清无云,羲和顿辔。于斯烝人,瞻彼非觊。阴冥倏忽,沛泽咸洎。何以致之。我后之感。无皋无隰,黍稷黯黯。无卉无木,敷芬黮黤。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