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少年行二首》全诗赏析
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
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作品赏析
【鹤注】此上元二年夏在成都作。莫笑田家老瓦盆①,自从盛酒长儿孙。倾银注玉惊人眼②,共醉终同卧竹根③。
(首章,有达观齐物意,乃晓悟少年之词。【卢注】瓦盆与金玉虽异,若论盛酒而饮,及其醉时,则彼此共卧于竹根,又何贵贱之别乎?)
①后汉·逢萌传:“首戴瓦盆。”阮籍传:“不复用杯觞斟酌,以大盆盛酒。”②吴越春秋:玉杯银樽。③公诗“只想竹林眠”,即卧竹根之意。又诗“鸟下竹根行”,亦概言竹傍也。按:杜田补遗:酒谱云:老杜“共醉终同卧竹根”,盖以竹根为饮器也。庾信谢赵王赐酒诗:“野炉然树叶,山杯捧竹根。”赵次公曰:卧竹根,谓同醉卧竹根之傍,选诗“徘徊孤竹根”可证。若如杜田说,饮器岂可谓之卧乎。汉·高帝纪:“时饮醉卧。”罗大经曰:瓦盆金玉,同博一醉,尚何分别之有。由是推之,蹇驴布鞯,与骏马金鞍,同一游也。松床筦席,与绣帏玉枕,同一寝也。知此,则贫富贵贱,皆可以一视矣。
其二
巢燕引雏浑去尽,江花结子也无多。黄衫年少来宜数①,不见堂前东逝波。
(次章有及时行乐意,乃鼓舞少年之词。春光已去,时不可返,故宜频数来游。)
①北史·麦铁杖传:将度辽,呼其三子曰:“阿奴当备浅色黄衫,我得被杀,尔当富贵。”唐书·礼乐志: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立左右,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高平四面开雄垒。三月风光初觉媚。园中桃李使君家,城上亭台游客醉。歌翻杨柳金尊沸。饮散凭阑无限意。云深不见玉关遥,草细山重残照里。
-
趋府不遑安,中宵出户看。满天星尚在,近壁烛仍残。立马频惊曙,垂帘却避寒。可怜同宦者,应悟下流难。
-
诏发西山将,秋屯陇右兵。凄凉馀部曲,燀赫旧家声。雕鹗乘时去,骅骝顾主鸣。艰难须上策,容易即前程。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松悲天水冷,沙乱雪山清。和虏犹怀惠,防边不敢惊。古来于异域,镇静示专征。燕蓟奔封
-
子列光殊价,明时忍自高。宁无好舟楫,不泛恶风涛。大翼终难戢,奇锋且自韬。春来烟渚上,几净雪霜毫?
-
“江干远树浮”二句,粗笔勾画江天远望的视觉印象,顺便点题。开篇就是“远树”、“天际”,使诗人那极日远眺、思深虑远的意态跃然纸上。远处的树木随着江岸一起在水面上飘浮,这是一种艺术变形,是由舟中远望时动摇不定的视觉印象与若浮若现的身世之感交
-
皎皎岩下泉,无人还自洁。不用比三星,清光同一月。
-
(解题) 本篇也是依故事的情节而立篇名的。“父”音府 (fǔ),对田野老人的通称。 主旨在于讲求法天贵真,不当其位而问其事乃是自寻苦恼。 原 文 孔子游于缁帷之林 (一) ,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出处】唐李白《蜀道难》 【译注】黄鹤善飞,尚且不能飞过, 轻捷的猿猱想通过这里,也为无法攀援 而发愁。猱(no):猿的一种。度:过。 攀援:抓住东西往上爬
-
7月27日 陈谢集团组成 : 7月27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第九纵队及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统一由第4纵队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谢富治指挥(即陈谢集团),执行挺进豫西,与刘邓、陈粟野
-
伯兮 作者: 翟纲绪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