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全诗赏析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
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仆夫穿竹语,稚子入云呼。
转石惊魑魅,抨弓落狖鼯。真供一笑乐,似欲慰穷途。
作品赏析
【鹤注】此广德二年春自阆州回成都时作。杜臆:诗题云却赴蜀,有不欲赴而仍赴之意。首章言“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即却字意也。汩汩避群盗①,悠悠经十年②。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物役水虚照③,..魂伤山寂然④。我生无倚著⑤,尽室畏途边⑥。
(题曰“领妻子赴蜀”,故首章结出尽室畏途。上四记自阆赴蜀,下四写山行惨淡,着眼在一畏字。公自天宝十五年避乱,至广德二年,已经十载,欲往楚而仍游蜀,此行出于意外。山水本堪玩赏,乃形役神伤,故觉水空照映,而山亦寂寥耳。)
①谢灵运诗:“汩汩莫与娱。”②王粲诗:“悠悠世路。”③谢瞻诗:“独夜无物役。”晋释道开大涅槃经序:“乘虚照以御物。”④易:“寂然不动。”⑤【洙注】无倚著,不得地着安土也。⑥左传:“尽室以行。”庄子:“畏途者,日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杨德周曰:杜诗“落月动沙虚”、“物役水虚照”、“沙虚岸只摧”、“寒江动碧虚”、“窗虚交茂林”、“朝光切太虚”,用“虚”字无一不妙。“日出寒山外”、“君听空外音”、“晨钟云外湿”、“赏妍又分外”、“孤云倒来深,飞鸟不在外”、“回眺积水外,始知众星干”、“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用“外”字无一不妙。
其二
长林偃风色①,回复意犹迷②。衫裛翠微润③,马衔青草嘶④。栈悬斜避石⑤,桥断却寻溪。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
(次章领妻。上六山行之景,末二伤乱之怀,着眼在一愧字。疾风偃林,行人怯阻,故将回而意犹迷。山气湿衣,晓行也。马饥衔草,日晡矣。斜行避石,登陟崎岖,却步寻溪,水边曲折。干戈未尽,应前群盗。)
①江逌诗:“长林悲素秋。”何逊诗:“风色极天净。”②汉天马歌:“回复此都。”③蜀都赋:“郁葐蒀而翠微。”言山色之轻缥。④张正见诗:“马倦时衔草,人疲屡看城。”⑤说文:“栈,棚也。”又阁也。阆至成都无栈道,只言架木为路耳。
其三
行色递隐见①,人烟时有无②。仆夫穿竹语,稚子入云呼。转石惊魑魅③,..抨弓落狖鼯④。真供一笑乐⑤,似欲慰穷途。
(末章领子。三四申行色句,五六申人烟句,末作自解之词,着眼在一慰字。林峦回复,故行色递隐递见。山谷荒凉,故人烟乍有乍无。仆夫稚子,时而前后错行,则高语大呼,以防失队,时而相顾并行,则转石抨弓,以为戏乐,描情绘景,真堪入画。转石,足翻石也。抨弓,手弹弓也。公始而畏,既而愧,终而复慰者,破涕为笑,亦付之无可如何耳。)
①庄子:孔子见盗跖,遇柳下惠于东门,曰:“车马有行色。”②江总诗:“石濑乍深浅,烟崖递有无。”③淮南子:“转员石于万丈之壑。”张衡西京赋:“转石成雷。”天台赋:“始经魑魅之途。”④博物志:“更赢能射,虚发而下鸟。”抨弓,即虚发也。三都赋:“狖鼯猓然,腾逴飞超。”洙注:狖,猿属。鼯,鼠也。⑤射雉赋:“始解颜于一笑。”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词以“咏风兰”为题,副题张刻本作《题见阳画兰》,可见此篇为题兰兼咏物之作。 上阕从香气和姿态两方面对风兰作了精致灵动的描摹。“别样幽芬” 言风兰散发出不寻常的香味,这种清幽典雅的气息,是那些浓艳的花朵无法与之媲美的。风兰不仅在香气上
-
红颜怆为别,白发始相逢。唯馀昔时泪,无复旧时容。
-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题解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对新课标古诗词的解读,内容包括新课标中,小学古诗应如何讲解谢谢,古诗教学如何贯彻新课标理念,新课标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古诗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的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是
-
论题解析 [解题]微笑(smile),指不显著的笑容。微笑,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微笑,它敛于心,展于形,不夸张,不矫饰,是一种发自心底的快乐传达,是一种真诚以待的为人之道,是一种豁达开朗的人生选
-
【原题】: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之集适湖水四合乘兴鉴冰泛冰泛舟如所约也杜侍郎赋诗和这
-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
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徐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 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 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徐再
-
父故为群盗 [2] ,徙处安陵 [3] 。高后时 [4] ,盎尝为吕禄舍人 [5] 。及孝文帝即位 [6] ,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7] 。 绛侯为丞相 [8] ,朝罢趋出,意得甚 [9] 。上礼之恭,
-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