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忆弟二首》全诗赏析
忆昨狂催走,无时病去忧。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作品赏析
原注:时归在河南陆浑庄。唐书:陆浑县,属河南府。又伊阙县有陆浑山。【顾注】公乾元元年六月,自左拾遗出为华州司功。冬晚,间至东都。时安庆绪弃东都而走,河南已复,故公得暂往洛阳故居。此诗乃二年春作也。
丧乱闻吾弟,饥寒傍济州①。人稀书不到,兵在见何由②。忆昨狂催走③,无时病去忧,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④。
(公至东都而忆弟也。上四,叹乱后分离。下四,伤乱初奔散,辗转相忆,故忧结而成恨。忆昨二句,乃十字句法。谓自昔奔走以来,忧弟而病,无能解去也。洛阳在西,济州在东,故愁恨与水而俱东。)
①后汉书:饥寒道路。唐书:“济州,属河南道,天宝十三载废济州,以所管五县入郓州。【邵注】济州,,即今山东济宁州。②汉书·韩信传:然则何由。③易林:“狂走蹶足。”楚辞:“狂顾南行。”王逸注:“狂,犹遽也。”④吕氏春秋:“水泉东流,日夜不休。”
其二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百战今谁在①,三年望汝归。故园花自发②,春日鸟还飞。断绝人烟久③,东西消息稀。
(此申上章所忆之意。上四,望弟归乡,承前“兵在见何由”。下四,望弟音书,承前“人稀书不到”。洛阳初定,故转忧为喜。花鸟空存,则喜处仍忧矣。邺城之战,关于河北存亡,曰不同者,以初见家乡为幸,故不暇计及耳。花发鸟飞,即溅泪伤心意。)
①梁戴暠诗:“将军一百战。”②何逊诗:“独守故园秋。”③曹植诗。“千里无人烟。”葛常之韵语阳秋:老杜寄身于干戈骚屑之中,感时对物,则悲伤系之,如“感时花溅泪”是也。故其作诗,多用“自”字。田父泥饮云:“步覆随春风,村村自花柳。”遣怀云:“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忆弟云:“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日暮云:“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滕王亭子云:“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宿白沙驿云:“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古人对景言情,各有悲喜,而自不能累无情之物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古文·吊古战场文 李华浩浩乎平沙无垠(1),夐
-
安稳高詹事,兵戈久索居。时来如宦达,岁晚莫情疏。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作品赏析【鹤注】据新旧史《高适传》云:至德二载,适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永王璘败,李辅国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
上一句: 卧龙生,天下有奇才。
下一句: 心有灵犀一点通。
翻译:我没有彩色羽毛,也没有双飞的翅膀。
上一句:卧龙生,天下有奇才。
下一句:我心与他有一种心灵的默契。
意思: 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诗中描述了主人公自谦地说自己没有华丽的外表和高超的才艺,但他相信自己内心与他人有一种默契 -
【3837】廉价的代价:资本主义、自然与星球的未来(〔美〕拉杰•帕特尔,詹森•W•摩尔著,吴文忠等译,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第1版,26万
-
湖口舟中赠内 作者: 屈大均
-
元戏剧《无名氏》鉴赏 《连环计》一作《连环记
-
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或许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运用这
-
《梅花·梅》咏梅花诗鉴赏 陈与义爱欹纤影上窗
-
背阙归藩路欲分,水边风日半西曛。荆王枕上原无梦,莫枉阳台一片云。
-
王夫之共写《正落花诗》十首,《补落花诗》九首,这两组诗都是借咏落花以抒亡国之痛。这里选析的这首诗乃是追怀南明政权的败亡并隐喻其覆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