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巴山》全诗赏析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作品赏析
【鹤注】此是广德元年十一月公在阆州作。阆居巴子之国,故曰巴山。巴山遇中使,云自陕城来①。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②。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③。
(此章,在巴山而慨朝事也。上四忧在君上,下四责及人臣。盗贼二句,述中使之言。【顾注】甘棠树、望仙台,俱属陕州近境,时天子在陕,故有天寒地阔之感。吐蕃入寇,征兵不应,官吏奔散。曰群臣安在,讥文官不能扈从,武将不能御敌也。
①唐书:陕州陕县有陕城宫。水经:河水又西径陕县故城南。注: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括地志:邵伯庙在洛州寿安县西北五里,有棠在九曲城东阜上。九域志:邵伯甘棠树在陕州府署西南隅。②三辅黄图:望仙台,汉武帝所建,在华州华阴县。长安志:望仙台,在鄠县西三十里。狼狈,注见前。③阮籍诗:“梁王安在哉。”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喜遇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 诗的开头,写诗人昔日在江汉
-
阿尔山林区。 张金河摄清雅醇和的诗意,穿越旷世时空,在偌大呼伦贝尔草原得到共鸣。此时,内蒙古阿尔山林场,清澈蜿蜒的哈拉哈河畔,微风
-
作品:《韩非子》 简介《韩非子》,原名《韩子
-
《骅骝》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又,《史记》卷五《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史记集解》:“郭璞曰
-
名言: 知而弗为,莫如勿知。 句意: 懂得事理却不照着做, 还不如不知道。 出处: 《孔子家语》
-
仕宦自飘然,君恩岂欲偏。才归剑门道,忽上洞庭船。坠絮伤春目,春涛废夜眠。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
-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前后,正是我的童年。人们对于童年的经历,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虽然三十多年了,往事如烟,但在记忆里,却越来越清楚。这和夏夜仰望星空一样,开头只看到深蓝的天空中有些闪烁的星光,仔细地看下去
-
芬芳的蜡梅花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是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三年前
-
张亚凌·我长成了您心里的模样张亚凌“找打,这孩子。”奶奶说这话时总是高高地举着手,一副气呼呼的样子。而我,就是那个缩着脖子站在墙角
-
蓝田十月雪塞关,我兴南望愁群山。攒天嵬嵬冻相映,君乃寄命于其间。秩卑俸薄食口众,岂有酒食开容颜。殿前群公赐食罢,骅骝蹋路骄且闲。称多量少鉴裁密,岂念幽桂遗榛菅。几欲犯严出荐口,气象硉兀未可攀。归来殒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