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杜甫《绝句》全诗赏析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江边踏青罢,
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
高楼鼓角悲。
作品赏析
赵次公谓江边踏青,乃成都事,盖因前诗有“草见踏青心”句也。按:是年西山有吐蕃之警,故云旌旗、鼓角。依赵氏编在宝应元年春成都诗内。
江边踏青罢①,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此春日伤乱之作。旌旗,日所见。鼓角,夕所闻。)
①杜氏壶中赘录:蜀中风俗,旧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占公范馈饷仪:三月三日上踏青鞋。隋炀帝诗:“踏青斗草事青春。”李绰岁时记:上已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刘禹锡竹枝词:“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高棅曰:五言绝句,作自古也。汉魏乐府古词,则有白头吟、出塞曲、桃叶歌、欢问歌、长干曲、团扇郎等篇。下及六代,述作惭繁。唐初工之者众,四杰尤多,宋之问、韦承庆之流,相与继出,可谓盛矣。开元后,独李白、王维,尤胜诸人。次则崔国辅、孟浩然,可以并驾。若储光羲、王昌龄、裴迪、崔颢、高适等数篇,辞简而意长,与前数公,实相羽翼。中唐虽声律稍变,而作者接迹之盛,过于天宝。元和以后,不可得矣。
严羽曰:绝句难于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
周敬曰:五言绝难于七言绝者,以语短而气苦于促,字少而意忌于露,格似拙而辞易流于俗也。众唐人一样,宋人又是一样,当以摩诘、青莲为法。
茅一相曰:绝句固难,五言尤难,离首即尾,离尾即首,而腹亦不可少,妙在愈小而愈大,愈促而愈缓。
顾璘曰:五言绝句,以调古为上,以情真为得体。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村墟日落
-
度门能不访,冒雪屡西东。已想人如玉,遥怜马似骢。乍迷金谷路,稍变上阳宫。还比相思意,纷纷正满空。
-
上霄降灵气,锺此千年禽。幽闲靖节性,孤高伯夷心。颉频紫霄垠,飘颻沧浪浔。岳湛有仙姿,钧韶无俗音。毛滋月华淡,顶粹霞光深。目流泉客泪,翅垂羽人襟。腾汉雪千丈,点溪霜半寻。纤喙砺青铁,修胫雕碧琳。岩栖干溪
-
题解 由于曹植的“任性而行,不自雕励”,在曹魏王朝中一直不得一展怀抱。魏明帝即位以后,跟曹丕一样,出于对同宗之恐惧,一味依靠外姓大臣,如陈群、司马懿等皆身居要津,曹植等则求“列有职之臣,赐须臾之问”不
-
【原题】:施明可自湘潭还霅川以诗编相示摘其中重阳一篇次韵题似明可
-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
-
引手攀红樱,红樱落如线。仰首看红日,红日走如箭。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剑人心苦执迷,富贵忧贫贱。忧色常在眉,欢容不上面。吾今头半白,把镜非不见。惟应花下杯,更待他人劝。
-
这里是晋中南广袤大地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普通到你都不必问起它的名字。 我曾到过许多名山大川,譬如“归来不必看五岳”的黄山,“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长江三峡,“疑是银河落九天”的
-
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留得一钱何足赖。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聩。人将蚁动作牛斗,我觉风雷真一噫。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败。眼花乱坠酒生风,口业不停诗有债。君
-
岸筱覆回溪,回溪曲如月。沉沉水容绿,寂寂流莺歇。浅石方凌乱,游禽时出没。半雨夕阳霏,缘源杂花发。明晨重来此,同心应已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