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李白

《拟古十二首》(其九)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拟古十二首》(其九)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

【内容】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赏析】:

李白曾一度热衷于追求功名,希望“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拟古其七)。然而经过“赐金放还”、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挫折,深感荣华富贵的虚幻,有时不免流露出一种人生易逝的感伤情绪:“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活着的人象匆匆来去的过路行人,死去的人仿佛是投向归宿之地、一去不返的归客。天地犹如一所迎送过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此同声悲叹!那么,天上仙界和地下冥府又如何呢?“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古代神话传说,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把药偷吃了,就飞入月宫;月宫里只有白兔为她捣药,嫦娥虽获长生,但过着寂寞孤独的生活,又有什么欢乐可言呢?扶桑,相传是东海上的参天神树,太阳就从那里升起,如今也变成枯槁的柴薪。埋在地下的白骨阴森凄寂,无声无息,再也不能体会生前的毁誉荣辱了。苍翠的松树自生自荣,无知无觉,又岂能感受阳春的温暖?所谓“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这不过是“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罢了。诗人纵观上下,浮想联翩,感到宇宙间的一切都在倏忽变化,并没有什么永恒的荣华富贵。“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结尾以警策之言收束了全篇。悠悠人世莫不如此,一时荣华实在不足珍惜!古诗十九首的某些篇章在感叹人生短促之后,往往流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纵情享受的颓废情绪。李白在这首诗里虽也同样叹息人生短暂,却没有宣扬消极颓丧的思想,反而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浮荣的虚幻。这是诗人对自己坎坷一生的总结,是有丰富内容的。

这首拟古诗的想象力特别新颖、诡谲,有如天马行空,纵意驰骋,在艺术表现上好比鬼斧神工,匠心独具。如月兔捣不死药本来令人神往,可是在“月兔空捣药”句中,诗人却着一“空”字,一反神话原有的动人内容,这就给人以新鲜奇异的感受。又如扶桑是高二千丈,大二千余围的神树,诗人却想象为“扶桑已成薪”,一扫传统的瑰玮形象,可谓异军突起,出奇制胜。再如,阳光明媚的春天,青翠苍绿的树木,这本来是春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诗人的想象里竟是“青松岂知春”.这种艺术构思超凡拔俗,出人意料,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富有创新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 欧阳修《端午帖子词二十首·一皇后合五首》全诗鉴赏

    五色双丝献女功,多因荆楚记遗风。圣君照物同天鉴,不用江心百链铜。

  • 《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刘清之 《戒子通录》 卷六,迁善

  • 读李继林的散文集行者》

    读李继林的散文集行者》◎牛学智散文集《行者》分为“岁月履痕”“乡间行走”“山野物语”“且思且吟”四辑,每一辑近20篇,共约80篇散文。

  • 含有窗外的古诗词(含有窗户的古诗词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含有窗外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含有“窗户”的古诗词,含窗户的古诗词,带有窗的古诗。1. 唐代:白居易 · 《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2. 宋代:苏轼 ·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落

  • 骆宾王《夕次旧吴》全诗赏析

    维舟背楚服,振策下吴畿。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地古烟尘暗,年深馆宇希山川四望是,人事一朝非。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郑风遥可

  • 老舍《济南的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 《庄子·渔父》解说和语译

    (解题) 本篇也是依故事的情节而立篇名的。“父”音府 (fǔ),对田野老人的通称。 主旨在于讲求法天贵真,不当其位而问其事乃是自寻苦恼。 原 文 孔子游于缁帷之林 (一) ,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

  • 许星《向往美好的事物》

    诗歌里的故乡我常常在诗歌里看见故乡长满意象的田野 与时光一起奔跑的小溪 被鸟鸣压弯了腰的杨柳以及炊烟托起的云朵和满山花开的生活在诗

  • 杜牧《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全诗赏析

    历阳崔太守,何日不含情。恩义同钟李,埙篪实弟兄。光尘能混合,擘画最分明。台阁仁贤誉,闺门孝友声。西方像教毁,南海绣衣行。金橐宁回顾,珠箪肯一枨。只宜裁密诏,何自取专城?进退无非道,徊翔必有名。好风初婉

  • 更宜每事韬晦,惧轻言之失为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更宜每事韬晦,惧轻言之失为妙。》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