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全诗赏析
秋风袅袅吹江汉,只在他乡何处人。
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作品赏析
原注:王新诞明珠。【黄鹤注】当是广德元年秋在梓州作。
云里不闻双雁过①,掌中贪看一珠新②。秋风袅袅吹江汉③,只在他乡何处人。
(首章怜己之飘泊。雁书不至,岂为贪看新珠之故乎。抑知秋风江上,流落他乡者,为何处人那。第二句属戏词。雁足系书,从来袭用。且古诗云“寄我双鲤鱼”,此称双雁,亦有所本。【蔡注】以双雁比汝阳王琎之亡,取兄弟雁行之义也。考汝阳卒于天宝九载,年岁隔远,情事不符。)
①范云诗:“寄书云问雁,为我西北飞。”②三辅决录:孔融见韦元将、仲将,与其父书曰:“不意双珠,生于老蚌。”傅玄诗:“昔君视我,如掌中珠。”江淹伤爱子赋:“痛掌珠之爱子。”庾信伤心赋:“掌中珠碎。”③九歌:“袅袅兮秋风。”【邵宝注】江水出茂州岷山,东流自夔州至荆州,与汉水合。汉水出汉中府沔县.冢山,东流至襄阳,又南流至荆州,与江水合。
其二
谢安舟楫风还起①,梁苑池台雪欲飞②。杳杳东山携妓去③,泠泠修竹待王归④。
(次章怜王之远谪。谢安舟楫,王在蓬州。梁苑池台,京有旧第。风起雪飞,深秋景候也。东山,承谢安。修竹,承梁苑。后二句,属戏词。
①谢安传:安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舟人犹去不止,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无归耶?”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②汉书: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晋灼曰:“或说平台在城中东北角,亦或言兔园在平台侧。”如淳曰:“今城东二十里有台,宽广而不甚高,俗谓之平台。”谢惠连雪赋:“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俄而微霰零,密雪下。”③谢安传:安居东山,每游赏,必以妓女从。④史记正义:西京杂记:梁孝王苑中,奇果佳树,瑰禽异兽,靡不毕备,世人言梁王竹园也。枚乘兔园赋:“修竹檀栾夹池水。”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声。 【出处】唐钱起《 送僧归日本 》。 【意思】水中明月同您清寂空明的禅心相通,海底鱼龙也跃出碧波聆听您诵梵经。 【全诗】 《送僧归日本》 .[唐].钱起. 上国随缘住,
-
王涯莺啼绿树深, 燕语雕梁晚。不省出门行, 沙场知远近。王涯,字广津,太原人,约生
-
刘恒 日后人们记起杨天宽那天早晨离开洪水峪的样子,总找不到别的说法儿。他们只记住了一件事,不知道是不是顶重要的一件事。 “他背了二百斤谷子。” 这没滋没味儿的话说了足有三十年。它显不出味道是因为那天早
-
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崩奔惊乱射,挥霍讶相缠。不觉侵堂陛,方应折屋椽。出门愁落道,上马恐平鞯。朝鼓矜凌起,山斋酩酊眠。吾方嗟此役,君乃咏其妍。冰玉清颜隔,波涛盛句传。朝飧思共
-
泰誓上第一泰誓上第一 【原文】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惟十有三年春[1],大会于孟津[2]。王曰
-
萨默塞特·毛姆 (黄雨石 译) 我简直是在还没弄清麦克斯·开拉达是谁的时候,就非常讨厌他了。那时战争刚刚结束,远洋轮上的旅客十分拥挤。要想找到一个舱位非常困难,不论船上的工作人员给你找个什么地方,你都
-
一春追着风,披着绿,悄然来了。踏春而行,好想好想吻遍春天的每一寸肌肤,吻醒山川河流,吻醒每一个生命。走在春光里,无论是独行还是与朋
-
嗟我与君皆丙子,四十九年穷不死。君随幕府战西羌,夜渡冰河斫云垒。飞尘涨天箭洒甲,归对妻孥真梦耳。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相逢握手一大笑,白发苍颜略相似。我方北渡
-
《先秦散文·吕氏春秋·君守》原文鉴赏 得道者
-
【原题】: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书不复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