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全文翻译赏析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睛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宴送的杜补阙、范侍御均为李白友人。
诗一开头紧扣题中“秋日”,抒发时令感受。自宋玉在九辩中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句开篇,后来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片悲秋之声,李白却偏说“我觉秋兴逸”,格调高昂,不同凡响。“我觉”、“谁云”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富有李白的艺术个性;两名对照鲜明,反衬出诗人的豪情逸致。一、二句定下基调,别宴的帷幕便徐徐拉开。
三、四两句写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傍晚,绵延的群山带走了落日;尧祠亭上下,清澈的水流同万里晴空相映成趣。诗人抓住群山、落日、水流、晴空等景物,赋予自己的想象,用“将”、“与”二字把它们连成一体,既使这些自然景色获得了个性和活力,为首句的“秋兴逸”作注脚,又进一步烘托了诗人欢乐的心情。接着,正面描写别宴:席上已摆好玉壶美酒,主宾们已止步下马,有的正在安置马匹休息,有的解下衣带挂在横生的树枝上,大家开怀畅饮,并且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欢快的乐曲声疾风似地飘荡在尧祠亭的四周,响彻云霄。诗人的感情同各种富有特征的物件、动作和音响效果等交融在一起,气氛一句比一句浓烈,感情一层比一层推进,表现出诗人和友人们异乎寻常的乐观、旷达,一扫一般送别诗那种常见的哀婉、悲切之情,而显得热烈、奔放。
宴席到这时,显然已是高潮。时近黄昏,白云飘向碧海,大雁从晴空飞逝。这两句既同“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相照应,又隐隐衬托出诗人和友人们临别之际相依相恋的深厚情宜。宴席从高潮自然过渡到尾声。最后,全诗以“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作结,酒酣席散,各奔一方,留下的是无尽的离情别绪。
李白这首诗,既是送别,又是抒情。把主观的情感融注到被描写的各种对象之中,语言自然而夸张,层次分明而有节奏,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量。尤其可贵的是,诗的格调高昂、明快、豪放,读来令人神思飞越,心胸开阔。
(赵孝思)
-
精品唐诗之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至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今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
衔命出尚书,新恩换使车。汉庭无右者,梁苑重归欤。又食建业水,曾依京口居。共经何限事,宾主两如初。
-
蝶恋花 【宋】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 春梦秋云 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 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 点点行行 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
-
东坡赤壁在湖北黄冈 (古名黄州),原是长江边的一座小山,崖石赭赤,状如悬鼻,故名赤鼻山,也称赤鼻矶。《大明一统志》:屹立江滨,截然如壁而有赤色,亦称赤壁。它背山面江,风景秀丽,自唐宋以来,就是人们游览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全师雄兵变是北宋初期的士兵兵变。全师雄是成都人,官至文州(今甘肃文县)刺史。965年,宋平后蜀,王全斌治军不严,嗜杀好贪。3月,后蜀降宋的军队在被迁往首都开封的途中,途径绵阳时又起兵反宋,推举原蜀将全
-
名言: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 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注释: 慧: 聪明。辩: 善于谈说。伐: 自夸。 句意: 聪明的人把自己的能言善辩藏在心里, 而不是嘴上滔滔不绝; 有能力的人不标榜自己的贡
-
北冥有鱼 ① ,其名为鲲 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④ ,其翼若垂天之云 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⑥ 。南冥者,天池也 ⑦ 。 《
-
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事亦见《晋书·张翰传》。 [述要] 张
-
明·冯梦龙 2 有贵人游僧舍,酒酣,诵唐人诗云 3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4 。”僧闻而笑之。贵人问僧何笑。僧曰:“尊官得半日闲,老僧却忙了三日。” 1本文是《古今谭概》中的一则。2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