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闲》原文、注释和解析
明·冯梦龙2
有贵人游僧舍,酒酣,诵唐人诗云3:“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4。”僧闻而笑之。贵人问僧何笑。僧曰:“尊官得半日闲,老僧却忙了三日。”
1本文是古今谭概中的一则。2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辑有话本集“三言”,并有笔记古今谭概等。3唐人:指唐代诗人李涉。4“因过”二句出自题鹤林寺僧舍。
【析点 】 倘若说,这位“贵人”“游僧舍”、饮酒、诵诗是悠闲、风雅之举,那么,他“酒酣”之后漫诵李涉的诗句“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其自得、自满的心态已活灵活现。“僧闻而笑之”,僧是怎样一种笑容? “贵人”的醉眼似难以辨识。他或许希望僧人为他凑趣、助兴,赞许他的潇洒、超脱。却不料诚朴的老僧道出笑的天机,原来“贵人”的“半日闲”实来自“老僧”的“三日忙”。想来,“老僧”之“笑”定是一种苦笑,一种嘲笑。“贵人”不懂僧人的“笑”,并非醉眼而然,而是社会阶层之等级相殊造成的隔膜罢了。作者的笔墨不仅形象、简洁,同时,笔锋之锐,可谓入木三分。他以智慧与胆识熔铸了小品的幽默,在博得读者一笑之后令读者惊醒。而这惊醒,正缘于作者对封建社会矛盾的深刻揭示。小品中社会现象的真实,构成了幽默的生命力。
-
元·刘因 悠悠万古,茫茫天宇。自笑平生豪举。元龙尽意卧床高,浑占得,乾坤几许? 公家租赋,私家鸡黍,学种东皋烟雨。有时抱膝看青山,却不是,高吟梁甫。 刘因是元代的理学名家,天资绝人,才器超迈。元世祖至
-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忏悔,内容包括关于忏悔的诗词,向妻子忏悔的古诗词,关于忏悔的诗词。
-
姜维传姜维传 【题解】 姜维(202-264)本为魏将,降蜀后深为蜀汉丞相诸葛亮赏识,成为其军事方面的传人。姜维好学不倦、朴素清廉,
-
【5405】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著,人民出版社,1 4万字,2020年10月第1版,3元)△4部分:[1]在联合国
-
露宿泥行草棘中,十年春雨养髯龙。如今尺五城南杜,欲问东坡学种松。君方扫雪收松子,我已开榛得茯苓。为问何如插杨柳,明年飞絮作浮萍。 作品赏析原题: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中见杜舆秀才求学
-
上片,“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词人先向新任杭州太守林子中诉说着他的仕宦奔波之苦。这句词份量沉重,内涵复杂,至少含有两层意思:其一,词人说自己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只留下一堆吟咏西湖山景的诗作了,表现了东坡的谦虚和自责精神,令人钦敬。
-
为70岁的代称,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 杜甫在题为《曲江》一诗写道:“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
-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诗鉴赏 这首诗以久戍边关的士卒口吻抒写军中思归之情。
-
古文观止·秦瀛·赠邵秀才序 余监司浙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