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①。此诗选自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卷一八。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一为李云,一为李华。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诸家注本多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秋,然于“叔华”、“叔云”均含糊其辞。待考。新唐书·李华传:“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赵郡李氏西祖房景昕子仲云,左司员外郎;叔云,监察御史。宣州:今安徽宣城县一带。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于天宝十二载(753)由梁园(今开封)南行,秋至宣城。李白另有五言诗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校书:官名,即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个别字的读音:朓(tiǎo)、饯(jiàn)、校(jiào)
②。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③。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建安骨:汉末建安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七子“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④。建安骨:建安风骨,指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文创作风格为代表的文学风格。建安,为汉献帝(196-220)的年号。
⑤。小谢:指谢朓。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⑥。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⑦。逸兴(xī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⑧。览:通”揽“,摘取的意思。是明月或是日月有争议。
⑨。称(chèn)意:称心如意。
⑩。朝(zhāo)。散发: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舟:乘小舟归隐江湖。参考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注25.
⑾。弄扁(piān)舟:指隐逸于江湖之中。扁舟,小船。
-
【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注释与译文]灵犀,古代把犀牛角看作灵异之物,角中心有一条白纹如线,上下相通。两句是说:虽然我身上没有长出彩凤的双翅,得以飞越阻隔与你相会,但我们彼此的心象灵异
-
【原题】:汉南晤魏侯彦诚魏侯赠诗期依韵知已而荆门受代归乡襄务冗甚未果答既离襄阳舟中追和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出处】唐白居易《 暮江吟 》 【意思】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露 水像珍珠,新月似弯弓。可怜:可爱。 真珠:即珍珠。 【提示】可怜,可爱。真珠,珍珠。两句的意
-
【原题】:肩吾摘傍梅读易之句以名吾亭且为诗惟发之用韵答赋
-
《尊师取友,好士推贤。》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范仲淹《越上闻子规》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注释】 (1)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作者知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任上,时年五十岁。越上:越中,今浙江绍兴一带。
-
【释义】 古代格言。出自 《荀子·劝学》。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说: 学习不可以固步自封。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
-
答张十一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 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 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
-
这首诗从入夜写到天明开船,层次分明,景物描写亦精当生动,结尾用“觉汝贤”三字即写尽对王十二判官的无限留恋之情,寓意高远,含蓄隽永。 首联写石濑,写月色,写得是那样明秀。用“娟娟”二字,便把映照在山石间湍急水流上的月色的明净的美,全点
-
风流悟 清写刻本《风流悟》扉页书影 清写刻本《风流悟》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八回。题“坐花散人编辑”。坐花散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写刻本,原吴晓铃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