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高适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高适《营州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高适《营州歌》赏析

营州歌

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高适诗鉴赏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风俗犷放。

高适这首绝句如同风情速写,富有边塞生活情趣。

前两句写:营州少年们自幼在原野中长大,常常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他们自幼熏陶于牧猎骑射之风,养就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成了驭马驰骋的本领。即使是边塞城镇的少年,也浸沉于这样的习尚,养成了这样的性情,不禁要在城镇附近就犷放地打起猎来。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似属儿戏的城下打猎活动的典型场面,描写边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崇武的精神。诗中少年形象生动鲜明。“狐裘蒙茸”,见其可爱之态;“千钟不醉”,可见其豪放之性;“十岁骑马”足见其勇悍之状。

构思上即兴寄情,直抒胸臆;表现上采用白描,笔墨粗放,是这首绝句突出的艺术特点。诗人仿佛一下子就被那城下少年打猎活动吸引住,赞扬他们生龙活虎的行为和性格,一气呵成,不假思索。它的细节描写如实而夸张,少年性格鲜明而有特点。诗人善于抓住生活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能准确而精炼地表现出来,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塞情调。
猜你喜欢
  • 李白《古风其二十九》全诗赏析

    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拏。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圣贤共沦没。临歧胡咄嗟。

  • 忍学《色之忍第三》译文与赏析

    色之忍第三色之忍第三 桀之亡,以妹喜;幽之灭,以褒姒。 晋之乱,以骊姬;吴之祸,以西施。 汉成溺,以飞燕,披香有“祸水”之讥

  • 陶渊明《游斜川序》鉴赏、赏析和解读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

  • 白居易《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览醉吟先生》全诗赏析

    衰残与世日相疏,惠好唯君分有馀。茶药赠多因病久,衣裳寄早及寒初。[所寄赠之物皆及时。]交情郑重金相似,诗韵清锵玉不如。醉傅狂言人尽笑,独知我者是尚书。 作品赏析【注释】: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

  • 国学名句“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出处和解释

    【名句】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 语出明代俞大猷《咏牡丹》诗。人们都用国色天香来赞美牡丹,可有谁还知道她的丹心独抱呢?两句诗借咏牡丹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一片赤诚。

  • 刘禹锡《送前进士蔡京赴学究科》全诗赏析

    耳闻战鼓带经锄,振发声名自里闾。已是世间能赋客,更攻窗下绝编书。朱门达者谁能识,绛帐书生尽不如。幸遇天官旧丞相,知君无翼上空虚。

  • 苏轼《雨夜宿净行院》全诗鉴赏

    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一作虚?舟寄渺茫。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 《画鸭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画着小鸭、嫩草等等景物。画尽管画得栩栩如生,但它是静的,无声。把静的画面用诗的形式写出它的动来,把无声之物赋予它以应有的声音,这就要看题画者的艺术才能了。这首诗就是根据诗人的观察、体会和想象,把画题活了。诗的大意说

  • 小雅·甫田之什

    小雅·甫田之什 甫田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 我取其陈,食我农人。 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 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

  • 《古文·谏太宗十思疏》鉴赏

    古文·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1),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