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当年欲占春:韩愈诗《游太平公主山庄》赏析
韩愈
公主当年欲占春,
故将台榭压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
直到南山不属人。
韩愈诗鉴赏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善用微词,似直而曲,有案无断,耐人寻味。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之女,封建统治阶级中一个野心勃勃的女性。她的山庄位于唐时京兆万年县南,当年曾修观池乐游原,以为盛集。先天二年(713),她企图控制政权,谋杀李隆基,事败后逃入终南山,后被赐死。其“山庄”即由朝廷分赐予宁、申、岐、薛四王。作者所游之“太平公主山庄”,无疑已为故址。而诗题不明言“故址”,是颇有深意。
第一句写公主“当年”事。诗人游其故地而追怀其故事, 是很自然的。此句“欲占春”三字精警蕴藉。当年人间不平事多如牛毛,有钱有势者可以霸占田地、房屋,甚至百姓妻女,然而谁能霸占春天呢?
“欲占春”自然不可思议,然而作者这样写却活生生地刻画出公主骄横贪婪、欲壑难填的本性。为了占尽春光,她于是大建别墅山庄,其豪华气派,竟使城阙为之减色。第二句一个“压”字将山庄“台榭”的规模惊人、公主之势的炙手可热极尽烘托。“故”字则表明其为所欲为。山庄别墅,乃权贵游乐之所,多植花木。因之,第三句即以问花作转折。诗人不问山庄规模,而问“花多少”,从修辞角度看,可取得委婉之功效,而且问得自然,因为从诗题看,诗人既是在“游”山庄,他面对的正是山花烂漫的春天;同时“花”与首句“春”字略相映带。此句承上启下,又转而引出末句新意。一路看花花不尽,前面还有多少花?看啦,“ 直到南山不属人”!“南山”即终南山,在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而乐游原在县南八里,于此可见公主山庄之广阔。偌大地方“不属人”,透出首句“ 占” 意。“直到”云云,它表面是惊叹夸耀,无所臧否,骨子里却深寓褒贬。“不属人”与“ 占”字同样寓有贬意。然而最妙的奥秘尚不在这里。别忘了所有的一切均属“当年”事。山庄犹在,“前面”就是,但它属于谁?诗人没有说,不过早不属于公主了。过去“不属人”,现在却对人开放了。
山庄尚不能为公主独占,春天又岂可为之独占?终究是“年年检点人间事,惟有春风不世情”呵。这铁一般的事实不是对“欲占春”者的极大嘲讽么?但诗写到“不属人”即止,让感慨见于诗外,使读者至今可以想见诗人当年面对山花时意味深长的笑影。
-
去岁春,因了病痛,我常到融景城附近一中医处拿药,去的次数多了,常去的几人就熟悉起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面色苍白、神情落寞的女子。
-
曾巩有着深厚的儒学修养,同时又是一位极为博学的作家,他在文中将所有的论述与儒家的基本理论及以往的历史事实结合得非常紧密,从而将道理阐发得极为明白。
-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寸心:内心。安:怎么。苍穹(qióng):天空。不能战胜自我,怎能战胜广大的天空?指搞好自身修养,才能应对外界事务。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触……》诗:“道力战万籁,微
-
【名句】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语出《孟子·滕文公上》。没有当官的就无法管理普通民众,没有普通民众就无法养活当官的。说明在一个国家中官吏和民众缺一不可。君子:指官吏。野人:庶民,老百姓。
-
[宋]陈师道触寒历险来特特,愧无以当欣有得。向来忧患不相舍,知子用心坚铁石。人畏有心
-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出处】唐元
-
原题:北宫丸上作(本诗摘自报纸,失其题目。本题为编者加)
-
盛衰不可常盛衰不可常 【原文】 东坡谓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1]。予每读书史,追悼古昔,未尝不掩卷而叹。伶子于叙《赵飞燕传》,极道
-
梁王捐馆后,枚叟过门时。有泪人还泣,无情雪不知。台亭留尽在,宾客散何之?唯有萧条雁,时来下故池。
-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作品赏析【注释】:韩愈重来粤北多遗篇作者:谢健朝唐代文学家韩愈,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其长兄韩会被贬韶州刺史,韩愈随兄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