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叹花》赏析
杜 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满枝。
杜牧诗鉴赏
这首诗的文字一作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 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关于此诗,有一个传说故事:杜牧游湖州,认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 ,女子已嫁人三年, 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这个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失落之情。
全诗围绕“叹”字着笔。前两句是自叹自解,抒写自己寻春赏花去迟了,以至于春尽花谢,错失了美好的时机 .首句的“春”犹下句的“芳”,指花。而 开头一个“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第二句写自解,表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叹。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 ,却偏说“不须惆怅”,明明是痛惜懊丧已 极,却偏要自嘲自慰,这在写法上是腾挪跌宕,在语意上是翻进一层,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落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懊恼至极的情绪。
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落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去。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叹的感情。
本诗主要用“比”的手法。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 ,绿树成阴子满枝, 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但这种比喻不是直接生硬,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即使不知道与此诗有关的故事,只把它当作别无寄托的咏物诗,也是出色的。
-
《响必应之于同声,道固从之于同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响必应之于同声,道固从之于同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画堂人静,翡翠帘前月。鸾帷凤枕虚铺设。风流难管束,一去音书歇。到而今,高梧冷落西风切。未语先垂泪,滴尽相思血。魂欲断,情难绝。都来些子事,更与何人说。为个甚,心头见底多离别。
-
《不得一圈 林章 梅鼎祚 丘华林》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林章)尝有送人诗云:“不待东风不待潮,渡江十里九停桡。不知今夜秦淮水,送到扬州第几桥?”以示梅禹金鼎祚,禹金激赏之。宣城有老儒丘华林,尝以诗质禹金,但为分句读而已。见之大恚曰:“林诗二十八字,正得二
-
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2] (《诸葛亮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三国志》、《诸葛孔明全集》) 校注 [1]关羽:三国时期蜀汉
-
中国西藏诗歌 西藏诗歌是中国诗歌的一支,本条
-
九疑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月未落江苍茫。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红颊如君长。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天其以我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临江仙 【宋】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 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 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 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
1月23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我党对国民党防共限共对策的指示》
1月23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我党对国民党防共限共对策的指示》 : 1月2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我党对国民党防共限共对策的指示》,指出:蒋介石及国民党目前之政策在于加紧限制八路军发展,同时使八
-
公(欧阳修)于修《唐书》,最后至局,专修《纪》、《志》而已。《列传》则宋尚书祁所修也。朝廷以一书出于两手,体不能一,遂诏公看详《列传》,令删修为一体。公虽受命,退而叹曰:“宋公于我为前辈,且人所见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