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六受之未尝行色五十六受之未尝行色 韩魏公因谕君子小人之际,皆应以诚待之。但知其为小人,则浅与之接耳。凡人之于小人欺己处,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
作者: 苏轼 【原文】: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
-
昔子来陵阳,时当苦炎热。我虽在金台,头角长垂折。奉披尘意惊,立语平生豁。寺楼最骞轩,坐送飞鸟没。一樽中夜酒,半破前峰月。烟院松飘萧,风廊竹交戛。时步郭西南,缭径苔圆折。好鸟响丁丁,小溪光汃汃。篱落见娉
-
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不须天女来相试,总把空花眼里看。
-
宋词典故·目光在牛背 【出典】《世说新语·雅量》:“王夷甫尝属族人事,经时未行,遇于一处饮燕,因语之曰:‘近属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举樏掷其面。夷甫无言,盥洗毕,牵王丞相臂,与共载去。在车中照
-
有客弱冠未仕,缔交戚里〔1〕。驰骛王室,遨游许史〔2〕。归而称曰,狭斜方女,铜街丽人
-
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
-
遁窟谰言 清光绪六年(1880)铅印本《遁窟谰言》扉页书影 清光绪六年(1880)铅印本《遁窟谰言》正文书影 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集。又名《遁叟奇谈》。十二卷一百六十一则。题“甫里王韬紫诠撰”。作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