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窟谰言》原文和解析
遁窟谰言
清光绪六年(1880)铅印本遁窟谰言扉页书影
清光绪六年(1880)铅印本遁窟谰言正文书影
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集。又名遁叟奇谈。十二卷一百六十一则。题“甫里王韬紫诠撰”。作者王韬(1828—1897),原名畹,字利宾,号兰卿;后易名瀚,字懒今;亡命香港时又更名韬,字仲弢,一字紫诠,号弢园、天南遁叟、弢园老民,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成书于清光绪元年(1875)。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六年(1880)“申报馆丛书”本;清光绪六年(1880)上海木活字本;清光绪六年(1880)铅印本,藏上海辞书出版社;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江南书局刊本;1913年借阴书屋石印本;1935年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排印本。1991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排印上海大文书局石印本,1992年南海出版公司续聊斋三种排印本。
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政论家。他的作品涉及经学方面的占十分之四,其余遍及史学、文学、科学及翻译等各个领域。1862年因上书太平军被清政府通缉,遁迹香港。此后历尽坎坷,直至1884年才获准回国,重新在上海定居。他把在香港居住的小楼取名“天南遁窟”,又自号“天南遁叟”。本书是他的早期作品,多数篇章是在香港避难时所写,全书虽然也谈玄说鬼,变幻离奇,但乃是:“寓言八九,旨重劝惩。”书中对晚清社会的腐败黑暗和种种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抨击。如二狼、诸葛炉、芝仙、卓月、李一鸣等,都是这类作品。此外,书中还有不少内容讽刺了清代科举的弊病。如碧蘅、翠驼岛、周髯等,对科举制度作了辛辣的讽刺和抨击。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谓:“其笔致又纯为聊斋者流,一时传布颇广远,然所记载,则已狐鬼渐稀,而烟花粉黛之事盛矣。”遁窟谰言以较多的笔墨写了女子的故事。反映了下层妇女的辛酸与悲痛,描述了她们的真情与至性。如鬼妻、陆书仙、钟馗画像、何氏女等小说,或写人鬼相恋,或写人狐恋爱,莫不情真意切,颇得聊斋志异的真谛。
碧蘅武昌世家子弟辛启萼,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姑母家。表妹碧蘅,美丽而有才学,与表兄青梅竹马,两无猜忌。辛生常以攻读八股沾沾自喜,志在出仕朝廷,建功立业。但碧蘅却不以为然,平日所读书籍,都是行兵布阵之类。 辛生却以旁门左道视之,嗤之以鼻。 太平军兵临城下,守城官吏,束手待毙。城破,辛生被乱军掳去,带至金陵。 辛生欲以死报国,但上吊则绳结自解,自刎则刀钝不入。 某夜,碧蘅忽然从窗隙进入辛生囚室,告诉他命中该有灾厄,过后就会安全。 并约定日期,当来相救。 言毕,仍从窗隙而去。 届时,辛生候至天已将明,杳无踪影,不觉困极入睡。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卧丛林,行李俱在,且有银两三锭。 出林寻路,方知已在常熟地界,距南京已有五百余里矣。 巡逡回乡,访女不遇,乃流落教书糊口。 数年后,晨起,于砚下得一纸,乃碧蘅手迹。 上书:“兄可行矣,宜避蜀中。”乃依言入蜀。
柠檬水
宁波城隍庙有相面先生,名叫申上达,因头秃无发,号自然僧。算命占卜都很灵验,生意极好,有一妻一妾,俨然富家翁的样子。一日,有人上门问吉凶,事隔两个月,其人送谢银十两。申上达见其同来妇人一派荣华富贵的气度,心醉神夺。就叫自己妻妾在家中热情款待。酒席上,其人说:“我从洋人处得来柠檬水,凉泌肺腑,乃消暑珍品。”即令仆人取出,用玻璃杯满斟,遍请申家人品饮。不料,水一下喉,立即天旋地转,昏不知事。待申上达醒来,屋内灯烛已灭,人去楼空,家产荡然,连妻妾亦不知何往矣!
慧儿
虞山某生,相貌韶秀而性情佻达,父母亡故后投奔苏州舅父家。舅有女慧儿,才貌双全,不幸偶感风寒,某生夸口称自己精通医术,可治表妹之病。诊脉时,他搜肠刮肚,七拼八凑开出药方。不料竟一剂而愈。舅父十分赞扬外甥的医术高明。表兄妹日久生情,互相爱慕。一日,他欲与慧儿私约成欢,但慧儿要他明媒正娶,不肯苟合。因他家贫无钱为聘,慧儿拿出私蓄银子千两以赠。不料某生见钱眼开,谎称归家修葺房屋,再遣媒上门。归家后,他却和无赖子弟鬼混挥霍,不到半年,早已荡尽千金。而慧儿尚在闺中朝夕盼望。偶有虞山亲友来苏州拜访,才泄漏了某生荒唐的真情。慧儿知某生负情,自缢而死。她死后变鬼,即到土地神处控告。鬼卒对某生说:“汝具牲酒献祷,事可缓也。”某生备了三牲香烛,行贿鬼卒,竟逃脱了冥罚。慧儿再控至上帝处,某生无法逃脱罪责,终于在雷电交加时,尸裂而亡。
情死
峡石镇有韩大官,家中贫穷,去崇明富商店当学徒。他性喜皓月,常对月遐思,彻夜不寐。富商有个女儿,也是每晚凭栏望月,浮想联翩。日久,经婢女牵线,于月夜二人相约私会,互诉倾慕之情。但二人虽情感融洽,却发乎情、止乎礼,并无越轨行为。商女以千金付韩大官,叫他回家与父母商议,前来明媒正娶。韩生归家,禀明双亲。不料其父母竟生杂念,将韩大官差遣远处办事,一面向商家报丧,谎称儿子突然死了。商女闻信,竟大哭一场,也自缢而亡。韩大官知真相后,神情恍惚,终日不语,呆如木鸡,或者忽歌忽哭,独自喃喃妄言。父母千方百计,为他求医问卜,终是无效,不得已而去崇明,向富商家说明情由。请求把小姐灵位,当作已聘未娶的妻子,迎回韩家。经富商同意,办理好一切之后。韩大官之病才逐渐痊愈。
-
招人待见的小偷时迁时迁,绰号鼓上蚤,这个绰号不大好理解,鼓上的跳蚤?什么意思?谈歌不明白了许多年。后来,有一个学问家告诉谈歌,这不
-
【4104】荡起幸福人生的双桨(王伟光主编,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万字,2014年9月第1版,15元)△4部分:[1]什么是人生观:人
-
手札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君匡圣主方行道,我事空王正坐禅。支许徒思游白月,夔龙未放下青天。应须且为苍生住,犹去悬车十四年。 作品赏析【注释】:来诗云:唯羡东都白居士,月明香积问禅师。时牛相三表乞
-
《若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道矣.》什么意思,出
《若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道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朱熹 《中庸
-
《锦带花·红锦带花》咏锦带花诗鉴赏 杨万里天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赵高听说丞相李斯对自己的专权颇为不满,想到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伪造遗诏一事,李斯是知情人之一,不早日除掉他,终将有败露的一天。于是他去会见李斯,说关东地区盗贼纷起,而皇上不调兵平剿,却加紧征发劳役,
-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注释】 选自《孙子·火攻篇》。 主:国君。 以:因。 兴师:举兵,起兵。指发动战争。 愠:含怒,怨恨。 致:求得。 【赏析】 《孙子兵法》中,始终贯穿着“慎战”的思想,战争不是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手
-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尊卑列叙,典而有章。衣裳鲜洁,黼黻玄黄。清酤盈爵,中坐腾光。珍膳杂遝,充溢圆方。笙磬既设,筝瑟俱张。悲歌厉响,咀嚼清商。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
《菊花·浣溪沙干菊》咏菊花诗鉴赏 高继珩露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