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长歌续短歌》全诗赏析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凄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作品赏析
凄凄:一作凄凉。诗题长歌续短歌是从古乐府长歌行、短歌行化出的。关于“长歌”、“短歌”的命意有两种说法:一是“言人寿命长短,各有定分,不可妄求”;一是“歌声有长短,非言寿命也”。从传留下来的歌词看,长歌或短歌都是悲歌,用以抒发哀婉凄伤的感情。
开头二句紧扣诗题,有愁苦万分,悲歌不已的意思。“破”“断”二字,用得很奇特,但细细想来,也都入情入理。古人有“长歌当哭”的话,长歌当哭,泪洒胸怀,久而久之,那衣襟自然会破烂。杜甫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的诗句,人到烦恼之至,无计可施的时候,常常会下意识地搔爬头皮,白发越搔越稀。这首诗的“断”可能就是由杜诗的“短”生发出来的。
三、四句写进见“秦王”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内心更加郁闷,象是烈火中烧,炽热难熬。“秦王”当指唐宪宗。王琦说:“时天子居秦地,故以秦王为喻。”(李长吉歌诗汇解)李贺在世时,宪宗还能有所作为,曾采取削藩措施,重整朝政,史家有“中兴”之誉。李贺对这样的君主是寄托希望的。他在考进士受到排挤打击之后,幻想自己能象马周受知于唐太宗那样,直接去见皇帝,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五、六句具体描述自己苦闷的心情与清贫的生活,与开头二句相照应、相补充。“渴饮壶中酒”,渴是“内热”的表现,饮酒的目的在于平息内热、消愁解闷;“饥拔陇头粟”,为求见“秦王”不惜忍饥挨饿,靠从地里拔粟充饥。
七、八句写景。“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初夏已尽,盛夏来临,草木葱翠,生气勃勃,原不会有凄凉之感的。然而“绿肥红瘦”,万花摇落,又不禁为之欷歔感叹。下面的“千里”句,故意用欢乐的色调映衬凄苦的情怀,颇有“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孟郊春愁)的意味,这样反复渲染,有一唱三叹之妙。诗人述怀从景物落笔,寄情于景,意味深长。
后六句采用借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面上写景物,实际上写人事。“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夜间的峰峦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黝黑而高,竟把那明朗的月亮遮得无影无踪,真叫人纳闷。“我”沿着那崎岖的石径四处寻觅,忽而发现它在高峰之外。峰峦阻隔,高不可攀,心中异常痛苦,因而慷慨悲歌,鬓发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苍白,真是忧伤催人老啊!“夜峰”、“明月”等句喻意微婉。“明月”借喻唐宪宗,夜峰指代他身边的卿相们,意思是宪宗为一些大臣所包围,闭目塞聪,就象月亮为峰峦所阻隔,虽有明光,却不能下达。这些表明诗人深知当时朝廷的弊病,欲向宪宗陈述便宜,以匡时救弊,然而“山”高“月”远,投告无门,只有暗自忧伤而已。
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中评李贺诗曰:“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这首诗在立意和表现方法的运用上,都与离骚很相似。“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寄托遥深。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情绪融化在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意境中,含蓄隽永,优美动人,颇得离骚的神髓。
(朱世英)
-------------------------------------------
诗言不能致身。闷愤。
注:
1:长歌续短歌:古乐府有长歌行,大意欲崇事业,无贻后时之叹。短歌行,魏武帝作,大意言人寿难长,思及时为乐。晋 傅玄艳歌云:“咄来长歌续短歌。”则言歌有长短耳。今长吉题义本此。
2: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秦王,谓宪宗也。宪宗雄武,好神仙。内热,躁急心热也。荘子云:“我其内热与。”孟子 :“不得于君,则热中。”
3: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緑:阑,尽也。
4: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离离,罗列状。
5:徘徊沿石寻,照出髙峰外:照,月照也。此四句,言月不与人遇。
附:
吴正子评曰:非世间人世间语。
刘辰翁评曰:起六句皆有古意。春去之感,歳月之悲,皆极言秦王不可见之恨。题曰“长歌续短歌”,复以歌意终之。
董懋策评曰:士不遇主,正如捉月水底,此喻最妙。
吴汝纶评曰:奇愤幽思。
阙名评曰:起二句掣清题旨,下文顺手也,故无一联纵出题外者。
--------凤尾竹客 撰<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
九十不衰真地仙,[裴年九十不衰羸。]六旬犹健亦天怜。[予自谓也。]今年相遇莺花月,此夜同欢歌酒筵。四座齐声和丝竹,两家随分斗金钿。留君到晓无他意,图向君前作少年。 作品赏析【注释】:今年相遇莺花月?此
-
【名句】立身 ① 成败,在于所染 ② 。 【注释】①立身:树立己身。②染:沾染,熏陶。 【释义】完善个人的人格,在于环境的熏染。 【点评】要重视环境对个人的影响。 参考文献 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
-
昔我从元后,整驾至南乡。过彼丰沛都,与君共翱翔。四节相推斥,季冬风且凉。众宾会广坐,明灯熺炎光。清歌制妙声,万舞在中堂。金罍含甘醴,羽觞行无方。长夜忘归来,聊且为大康。四牡向路驰,欢悦诚未央。 余婴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高中必背古诗词多少,内容包括初高中古诗文必背,初高中必背古诗词古文目录加文章,初高中必背古诗古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高中必背的古诗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必背的50篇古诗文1.关 雎(诗经 · 周南)2.蒹葭(诗经 · 秦风)3
-
古文·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龚自珍居礼曹(1),
-
庆东原·泊罗阳驿 赵善庆 砧声祝蛩韵切。静寥寥门掩清秋夜。 秋心凤阙。秋愁雁堞。秋梦胡蝶。 十载故乡心。一夜邮亭月。
-
寻、寻,寻啥呢? 寻蛐蛐,寻蚰蜒,寻跳蚤呢。 寻着了没有? 寻着了,寻着了。 打死了没有? 打死了,打死了
-
读碑窠石图 北宋· (传) 李成、王晓作 绢本水墨淡设色 纵一二一.四厘米 横一○五.四厘米 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李成生于书香门第,会写文章,也会画山水,但作品流传极少,因为他曾表示:“吾儒者,粗识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失望与沉默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示失望的诗词,表达对某个人失望的诗句,失落伤感遗憾的诗。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先秦:佚名《国风·邶风·日月》译
-
清·王士祯 2 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 3 ,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 4 。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 5 ,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 6 ,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