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孟浩然《夜渡湘水》全诗翻译赏析
孟浩然
客行贪利涉,
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
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
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
涔阳何处边?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十五年( 727)之前,游湘桂的路上。诗人三十六岁左右曾到湖南去探望他的好友袁太祝。本诗叙述夜渡湘水时的所见、所感,表现出诗人的淡雅、闲适以及对渔村生活的赞赏。
“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诗人为贪赶路程,急于渡河而错过了宿处,只好在夜里乘船渡湘水了。
诗人用白描手法记述了匆匆赶路的情况,(“利涉”,语出易经:“利涉大川。”)同时也点明了题目。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因为是夜渡,对于周围的一切看不清楚,但是,野草的芳香,却带着露水的潮润扑鼻而来,远处不时传来悠扬、清脆的歌声,那是采莲女劳动中的欢声笑语。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撑船人看到了对岸的光亮,以为是江边渔村,就把船向火光处驶去,等到了近前,才发现原来是渔人夜宿潭边,燃起的烟火。这两句是视觉所见,把渔家生活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行侣时相问,涔阳何处边?”一个“时”字,表达出诗人的急切心情。因为诗人急于见到久别的好友,不时地问船夫,涔阳在什么地方?何时才能到达?
连夜行舟诗人还嫌慢,可见他当时心情是何等急切。
“涔阳”,在今湖南澧县涔阳浦。九歌·湘君有“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之句,诗人因联想及此而发问。
全诗记叙自然,情感真挚而恬淡,反映渔村生活的宁静、和乐,描述采莲女和渔夫的劳动情景,生动真实。
-
二年级描写秋季的古诗词(小学二年级有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二年级描写秋季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二年级有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小学二年级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一,二年级描写秋天的古诗。小学二年级有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有:1. 唐代: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2. 唐代:张籍《秋思》洛
-
“温酒斩华雄”虽是《三国演义》第5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的一个小镜头,但写得极富声色。作者成功地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写战争,逼真欲现;绘人物,形神兼备。《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往
-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绤。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
《朋友有过,则直言切谏.》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朋友有过,则直言切谏。》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作者: 王之文张国生刘桂兰 【原诗】:千里莺啼绿映红
-
名言: 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 注释: 披: 披览, 展示。五岳: 原指我国的五大名山, 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里泛指一般的山。 句意: 披览画有五岳的图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下古诗词手抄报,内容包括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内容,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古诗的手抄报(要图)。分成几部分:写一些古代诗,词,歌,赋·····或者分成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特点;要不就写一些伟大的文人和他们的生平简介及诗文。 例如
-
远犹卷二远犹卷二 【原文】 谋之不远,是用大简;人我迭居①,吉凶环转;老成借筹②,宁深毋浅③。集《远犹》。 【译文】 谋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爱莲说古诗词网,内容包括爱莲说古诗,《爱莲说》诗句,诗词爱莲说全文。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
如果我不从事写作,就不可能认识胡学文,这对我来说,当然是很大的遗憾。在我结识的作家中,学文是最叫人“放心”的一位,他的为人和写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