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与歌者米嘉荣》全诗赏析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作品赏析
【注释】:米嘉荣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现存刘禹锡诗中有两首提到他,另一首的题目写作米嘉荣,大约是本诗的初稿。与歌者米嘉荣,从反面着笔,于温柔敦厚中藏怒目金刚,工巧新颖,深得风人之旨。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凉州是曲调名,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民歌,由玄宗时的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献朝廷。据记载,凉州在唐代宫廷上演出时,有人反对,说能引起“悖动之事”、“播迁之祸”,但也有人大声欢呼。可见,凉州是具有意外之声、奇特之调的曲子。凉州曲调的不寻常,陪衬着米嘉荣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技艺。“旧人唯数”,又从正面突出米嘉荣。因为,米嘉荣的技艺越高超,就越能获得人们对他被冷落的同情。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后二句,笔锋一转,突出主旨。米嘉荣一身绝技,理当受人敬重,可社会上流行的风气是轻先辈重后生。时世如此,您还是将就点,将白了的胡子染染黑,去伺候那些年轻人吧。劝慰之中,暗含着无限辛酸和诗人自己的愤世之情。被时人目为“宰相之器”的刘禹锡,由于政见不同而遭斥逐或投闲置散。如果要争取进用,就得放弃自己正确的政见,这不就象身怀绝技的老艺人“染髭须”却“事后生”吗?刘禹锡反对“时世轻先辈”,却奉劝人们“染髭须事后生”,这是忍着愤怒的温存,含着泪水的笑意,而自隐藏着讽刺的锋芒。这种手法,即所谓“正言若反”,于正中见反,于平和中见激荡,能使人体会到诗人的委屈,能激起人们更多的同情。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说,有急切直率之嫌;反说,有尖锐泼辣之忌。只有这种正反结合的“正言若反”,可以化尖锐泼辣为含蓄蕴藉,化急切直率为委婉淳厚,使诗意更加隽永深长。
(汤贵仁)
-
【原题】:罗仙宫道士留午饭后遍览山中佳景三十六峰罗列几席夜雨达旦客枕甚清
-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苏轼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咏春词。上片
-
晏婴叔向论晋季世 (昭公三年) 【题解】 当一个朝代达到鼎盛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不久它就会开始走下坡路。末世到来时,再聪明、再
-
山平村坞迷,野寺钟相答。晚阴云失莽,?一作杪,?落日犹在塔。行招两社僧,共步青山月。送客渡石桥,迎客出林樾。幽寻本真性,往事听徐说。钱王方壮年,此邦事轻侠。乡人鄙贫贱,异类识英杰。立石像兴王,遗址今岌
-
黄金台:游狮子林记 黄金台有境焉,秀夺天巧,奇争鬼工。险凿五丁,雄驱六甲。割将鹫岭,分得龙湫。侧走雷霆,倒垂菡萏。寒蛟跃出,日光不
-
作者: 王瑞明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是我国古代
-
病不出门无限时,今朝强出与谁期?经年不上江楼醉,劳动春风扬酒旗。
-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① 。宫之奇谏曰 ② :“虢,虞之表也 ③ 。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 ④ ,寇不可玩 ⑤ ,一之谓甚 ⑥ ,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 ⑦ ,其虞虢之谓也。” 公
-
点绛唇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简析】 春日,清晨,花园内。绿杨掩映着秋千
-
这是一首春闺怀远之作。它描绘了一个少妇对在外为官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全诗十六句,四句写一层意思。首四句描绘自然景色,引出抒情主人公。“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时近暮春,和煦的阳光,温柔的春风,闪亮的蛛网游丝慵懒地轻轻飘荡。杨花和柳絮,漫天飞舞。此刻,飞檐凌翘的西楼,在晨光的照耀下,如新浴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