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刘禹锡《阿娇怨》全诗翻译赏析
刘禹锡
望见葳蕤举翠华,
试开金屋扫庭花。
须臾宫女传来信,
言幸平阳公主家。
刘禹锡诗鉴赏
刘禹锡的诗歌向以精炼含蓄著称。阿娇怨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一艺术特色。据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幼年为胶东王时,就喜欢阿娇,曾对阿娇之 母 长公主说:“若得阿娇作,当作金屋贮之。”阿娇当了武帝的皇后(称陈皇后)以后,擅宠骄贵,但十余年无子。平阳公主进歌伎卫子夫得幸生子,阿娇见疏,忧愤欲死。刘禹锡这首诗,追寻前事,摹写阿娇当日望幸不至的哀怨情态,并寄予深切的同情。
全诗很短。开端便以“望”字领起:“望见葳蕤举翠华”.阿娇望幸心切,遣宫女时刻伺察武帝动静。
宫女不能接近武帝近卫,只能机灵地守候遥望。她深知皇后心情,所以一见皇帝的仪仗-- 装着羽饰(即葳蕤)的翠华之旗举动,便赶紧回来报信。
“ 试开金屋扫庭花”,集中写阿娇听到消息后的反应。她吩咐宫女打开金屋,扫除庭前落花。“开”、“扫”两字用得精妙,可以使人想象到当年贮藏阿娇的金屋之门虽设而常关以及满庭落花堆积的情景,展露出一个失宠皇后的典型环境。“试”字尤妙。清代诗论家徐增细加品味后指出:“是言不开殿扫花,恐其即来;开殿扫花,又恐其不来。且试开一开,试扫一扫看。此一字摹写骤然景况如见,当呕血十年,勿轻读去也。”(而庵说唐诗卷十一)“ 须臾宫女传来信”为全诗最紧迫语。“须臾”两字应理解为从阿娇心中道出方觉味浓。阿娇正在暗自思忖,宫女忽又第二次来报。“须臾”之间,会有什么变化呢?阿娇此时思想上急于想听,却又十分怕听;十分怕听,却又不能不听。这种复杂的心理变化,都包含在“须臾”两字当中。
末句“言幸平阳公主家”,以宫女的妙对作结,不正面写阿娇之怨,而怨字已深入骨髓。徐增认为“言”字中“有无限意思烦难在”(引同上)。细寻诗意,确实如此。对于宫女来说,帝来幸,好说;帝不来幸,不好说。帝幸别处,犹好说;帝幸卫子夫家,便不好说。不好说而又不能不说,甚是难对。聪明的宫女经过思考以后,决定说帝幸平阳公主家,而不说幸卫子夫处。这是因为平阳公主虽为阿娇不喜之人,但她与武帝毕竟是姊弟关系,说出来不致过份刺痛阿娇怨妒之心;且卫子夫因平阳公主而得幸,故借平阳公主为说,阿娇心中也已有数,即使明知是谎,也不致追究。一个“言”字,充分突出了宫女的随机应变和善于圆转。而宫女这样做,正说明了阿娇的怨怅和忧愤,已经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至于阿娇怨怅的具体情状,前人描写已多,如相传为司马相如所作的长门赋云:“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与本诗参读,愈能见出本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韵致。
-
关于春节元宵节的古诗词诗配画(作一张有关春节,元宵的诗歌配画怎么做)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节元宵节的古诗词诗配画,内容包括作一张有关春节,元宵的诗歌配画怎么做,描写春节的诗歌配画,最好是4句诗元日这诗不要,寒假作业上的,,关于春节和元宵节的古诗。春节的诗词推荐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有名,又挺喜庆的,很符合过年的年
-
魏武中流处,轩皇问道回。长堤春树发,高掌曙云开。龙负王舟渡,人占仙气来。河津会日月,天仗役风雷。东顾重关尽,西驰万国陪。还闻股肱郡,元首咏康哉。
-
李白·古风《其一》 大雅久不作 2 ,吾衰竟谁陈 3 ? 王风委蔓草 4 ,战国多荆榛 5 。 龙虎相啖食 6 ,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 7 ,哀怨起骚人 8 。 扬马激颓波 9 ,开流荡无垠。 废
-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
-
奉使羌池静,临戎汴水安。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铓寒。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
-
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去年徐州花下对月,与张师厚、王子立兄弟饮酒,作蘋字韵诗。)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万事如花不可期,余年似酒那禁泻。忆昔还乡溯巴峡,落帆樊口(在黄州南岸。)高桅
-
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绿饧黏盏杓,红雪压枝柯。天色晴明少,人生事故多。停杯替花语,不醉拟如何?
-
[南北朝]谢瞻夕霁风气凉,闲房有余清。开轩灭华烛,月露皓已盈。独夜无物役,寝者亦云宁
-
胡·何·阿雷奥拉 (刘习良 译) “旧妻换新妻喽!”商人吆喝着,在小镇上走街串巷,来回转悠,后面跟着几辆油漆彩画的带篷马车。 买卖成交迅速,明码价格,不许讨价还价。凡是打算做这笔买卖的都能拿到质量检验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首句言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