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淮阴行》全诗赏析
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
宿食长相见。
作品赏析
【注释】:早春时节,清淮浪软,紫燕双飞。一位少妇在船埠给自己的丈夫送行。诗中略去了一切送别场面的描写,一落笔就抓住了女主人的心理活动,集中描写她的内心独白。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与丈夫握别之际,深情难舍,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究竟从何说起呢?首句忽然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什么东西使我羡慕?次句的回答更出人意外:羡慕丈夫船尾的燕子。这一问一答,痴人痴语,既不关情,也无关送别,似乎很不得体,但三、四两句一转,便使前面的疑团涣然冰释,整首诗的感情画面顿时活跃起来。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她想燕子能随船飞行,在樯竿上停留,自己丈夫无论是宿夜还是进餐,它天天都能见到;而人不如燕,自己反不能相随而去。这就把女主人公的一片深情和盘托出。诗不说女主人想以身相随,而说羡慕随船远行的燕子,宛转达意,以曲取胜,显得风流蕴藉。羡慕燕子,意在希望能象燕子那样天天见到自己丈夫的食宿情况,出语温柔体贴,细腻地表达了少妇对丈夫的深情厚爱。北宋诗人黄庭坚说:“淮阴行情调殊丽,语气尤稳切。”(苕溪渔隐丛话引)是说得不错的。这首诗用比兴体托物抒怀,正是乐府本色。南朝乐府民歌三洲歌云:“风流不暂停,三山隐行舟。愿作比目鱼,随欢千里游。”两相比较,二诗机杼相同,神理暗合。刘禹锡在诗前小序称:“作淮阴行以裨乐府。”可见作者学习南朝乐府民歌的努力。
(吴汝煜)
-
作者: 王瑞明 《金石录》三十卷,作者赵明诚(公元108
-
贵州省锦屏一带聚居区的侗族人,每年在夏历正、二月间或秋后,村村寨寨都要举行斗牛。说起这个习俗的来历,有个有趣的传说。 传说,古时候,侗族卜老耶旺有几块田,都撒下种子,长出秧苗了,秧苗长得嫩嫩的。卜老耶
-
《高启·梅花九首(其一)》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高启梅花九首(其一)》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成长蜕变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蜕变成长的诗句,关于蜕变的诗句,关于“蜕变”的诗词。蝉唐.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关于蝶蜕变的古诗词还真不好找,推荐一个有蝶的吧!李商隐四首 其一 孤蝶小绯徊
-
【释义】 民间谚语。其意思是人生好像鸟儿一样,到灾难来临的时候各自离开了。“大限”指的是天灾人祸。 【评析】 在人类社会中,当天灾人祸来临时,有无数显示亲情大爱的故事,例如“5·12”汶川大地震中的许
-
《苏幕遮》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①,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
-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与尔共飘
-
一片他山石,巉巉映小池。绿窠攒剥藓,尖硕坐鸬鹚。水底看常倒,花边势欲欹。君心能不转,卿月岂相离。
-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 ① 。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
-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无恙,途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2〕。足下所治